1、《池子与河流》磨课教学反思
初探——心底有道天地宽
了解单元主题和内容之后,再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在初稿中想体现文体意识,针对《池子与河流》的诗歌文体,一稿的设计思路为:读出节奏、读出音韵、读出哲理。在第一次的组内研讨时,凌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篇音译过来的寓言诗,尽管部分语句有押韵,但是与我们的语言习惯有差别,所以按照我们以往执教古诗或是现代诗的方法执教外国文学的诗歌不太合适。一语惊醒,我决定重新设计,本组单元选文形式丰富,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四则寓言故事,但体裁特点各不相同,体裁不同,指导学生“读”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又查阅了很多关于《池子与河流》的备课资料,当不同的观点同时袭来时,我告诉自己:先静下来,再读文本,细读文本。如此,人静而后安,安而能生慧,慧而能后悟,唯有反复品读文本,才有自己的思路,复制他人是没有自我的,至此,思路渐渐明朗。
摸索——疑有瑕疵再推敲
再次细读第二单元的四则寓言,我注意到《池子与河流》课题旁的星号,提醒自己不要忽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一些略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不仅是精读到略读的过渡,还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演练场。在几次修改后的设计中,我针对略读课文“略”这一特点,从导读提示入手——“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明确阅读任务,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指明道路。大致的学习流程是这样设计的:先对本单元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回顾,再引导学生把学过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上来,在迁移运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于《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以对话为主,我又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比较池子和河流的不同,在对比中读懂故事内容,再理解寓意。在联系生活的情境问题“我想对他说”环节中,或许是受大众约定俗成从正向或反向的角度去看一件事的影响,或许是担心自己的回答不符合正能量思维,通过学情反馈,我发现孩子们的答案几乎一边倒,都在指责池子,对池子说的话基本类似:池子,你太贪图安逸,所以最后消亡了。由此可见,对于诗歌最后一节揭示的道理:“才能不利用就要消亡,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孩子们由于没有思辨性的认识,也就没有完全理解。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孩子的思辨性思维成了我新的思考,要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去看到问题,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针对核心问题“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我设计了“小小辩论赛”环节,旨在让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终于有孩子提出“池子是有才能的,它的怀抱里盛开过美丽的荷花,只是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的观点,真理越辨越明,孩子们逐渐明晰寓言诗揭示的道理:生活中的我们都是有才能的,不能被懒惰支配,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还要为社会多做贡献。看来读通读顺是学好寓言的第一步,而读懂寓意才是学习寓言的核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只有两面性,学会思考、学会思辨、还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
备课——立学以读书为本
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人从中总结出一个读书的套路“知人论世”,其实,知人论世的道理不仅可以用来欣赏中国诗歌,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品读外国作品。非常时期,书店没有开门,我从阅读软件上找到了《池子与河流》的作者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于是我决定读一读,走近作家,走进他的作品,阅读完203篇寓言,我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他笔下的寓言特点有了深入的理解,也帮助我更好地走进了文本深处。我将作者生平进行了梳理:儿童时期,除了读书,学会了拉小提琴;青年时期写剧本,办杂志;人到中年,开始学写寓言;即使年过半百依然坚持学习英文,坚持写作,他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永不停歇。至此,联系作者的一生,孩子们把获得的道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再次进入问题情境“我想对他说”环节时,孩子们有话可说了,不空洞,不夸大,从言到意,再从意到言,我看到的是他们的精神内核在成长,语言能力也在成长。
随着教学时间的调整,从接受任务时的一课时调整为两课时,我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又选了一篇克雷洛夫写的寓言《狗与马》与课文进行组合阅读,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以一篇带多篇。在拓展环节,我没有沿袭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小小播音员”、“小小演播厅”等趣味朗读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播音员朗读要求字音正确、语句流畅、体态自然大方,在此基础上,给寓言诗中的狗与马选择表情包再朗读,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有声的语言来表达,读得入情入境,也就说明他们理解了寓言诗。接着将两首寓言诗进行了对比阅读,感受克雷洛夫寓言诗的特点,还激发了学生创作寓言诗的兴趣,让学习往更深处前行。至此,这篇寓言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组合,学习方法的迁移,思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
2、《池子与河流》磨课教学反思
初探——心底有道天地宽
了解单元主题和内容之后,再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在初稿中想体现文体意识,针对《池子与河流》的诗歌文体,一稿的设计思路为:读出节奏、读出音韵、读出哲理。在第一次的组内研讨时,凌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篇音译过来的寓言诗,尽管部分语句有押韵,但是与我们的语言习惯有差别,所以按照我们以往执教古诗或是现代诗的方法执教外国文学的诗歌不太合适。一语惊醒,我决定重新设计,本组单元选文形式丰富,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四则寓言故事,但体裁特点各不相同,体裁不同,指导学生“读”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又查阅了很多关于《池子与河流》的备课资料,当不同的观点同时袭来时,我告诉自己:先静下来,再读文本,细读文本。如此,人静而后安,安而能生慧,慧而能后悟,唯有反复品读文本,才有自己的思路,复制他人是没有自我的,至此,思路渐渐明朗。
摸索——疑有瑕疵再推敲
再次细读第二单元的四则寓言,我注意到《池子与河流》课题旁的星号,提醒自己不要忽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一些略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不仅是精读到略读的过渡,还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演练场。在几次修改后的设计中,我针对略读课文“略”这一特点,从导读提示入手——“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明确阅读任务,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指明道路。大致的学习流程是这样设计的:先对本单元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回顾,再引导学生把学过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上来,在迁移运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于《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以对话为主,我又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比较池子和河流的不同,在对比中读懂故事内容,再理解寓意。在联系生活的情境问题“我想对他说”环节中,或许是受大众约定俗成从正向或反向的角度去看一件事的影响,或许是担心自己的回答不符合正能量思维,通过学情反馈,我发现孩子们的答案几乎一边倒,都在指责池子,对池子说的话基本类似:池子,你太贪图安逸,所以最后消亡了。由此可见,对于诗歌最后一节揭示的道理:“才能不利用就要消亡,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孩子们由于没有思辨性的认识,也就没有完全理解。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孩子的思辨性思维成了我新的思考,要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去看到问题,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针对核心问题“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我设计了“小小辩论赛”环节,旨在让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终于有孩子提出“池子是有才能的,它的怀抱里盛开过美丽的荷花,只是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的观点,真理越辨越明,孩子们逐渐明晰寓言诗揭示的道理:生活中的我们都是有才能的,不能被懒惰支配,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还要为社会多做贡献。看来读通读顺是学好寓言的第一步,而读懂寓意才是学习寓言的核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只有两面性,学会思考、学会思辨、还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
备课——立学以读书为本
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人从中总结出一个读书的套路“知人论世”,其实,知人论世的道理不仅可以用来欣赏中国诗歌,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品读外国作品。非常时期,书店没有开门,我从阅读软件上找到了《池子与河流》的作者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于是我决定读一读,走近作家,走进他的作品,阅读完203篇寓言,我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他笔下的寓言特点有了深入的理解,也帮助我更好地走进了文本深处。我将作者生平进行了梳理:儿童时期,除了读书,学会了拉小提琴;青年时期写剧本,办杂志;人到中年,开始学写寓言;即使年过半百依然坚持学习英文,坚持写作,他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永不停歇。至此,联系作者的一生,孩子们把获得的道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再次进入问题情境“我想对他说”环节时,孩子们有话可说了,不空洞,不夸大,从言到意,再从意到言,我看到的是他们的精神内核在成长,语言能力也在成长。
随着教学时间的调整,从接受任务时的一课时调整为两课时,我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又选了一篇克雷洛夫写的寓言《狗与马》与课文进行组合阅读,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以一篇带多篇。在拓展环节,我没有沿袭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小小播音员”、“小小演播厅”等趣味朗读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播音员朗读要求字音正确、语句流畅、体态自然大方,在此基础上,给寓言诗中的狗与马选择表情包再朗读,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有声的语言来表达,读得入情入境,也就说明他们理解了寓言诗。接着将两首寓言诗进行了对比阅读,感受克雷洛夫寓言诗的特点,还激发了学生创作寓言诗的兴趣,让学习往更深处前行。至此,这篇寓言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组合,学习方法的迁移,思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
3、《池子与河流》课文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课后练习
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滔:tāo(滔天、滔滔不绝、滚滚滔滔)
涯:yá(天涯、生涯、天涯海角)
妇:fù(妇女、村妇、夫妇)
碌:lù(忙碌、劳碌、碌碌无为)
遵:zūn(遵循、遵守、遵照)
循:xún(循环、因循、循序渐进)
尊:zūn(尊敬、尊严、尊贵)
验:yàn(验收、实验、测验)
一、本文主题
本文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二、易错音
字音:尊(zūn)遵(zūn)淤塞(sè)
三、形近字
遵(遵守)滔(波浪滔天)——尊(尊敬)蹈(舞蹈)
多音字:
奔: bēn(奔跑)bèn(投奔)
四、词语解释:
①行吟诗人:指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
②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
③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④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目标:
1.积极参与讨论,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3.了解什么是班干部轮流制,想一想班干部轮流制有怎样的优点和弊端。
【范例】
老师:班干部是维持班级秩序组织班级活动的重要成员,刘杰浩所在的三年级二班班干部是有同学轮流担任的,请你们谈谈,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好不好?为什么?
淼淼:我认为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样一方面能够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让大家了解班干部的辛苦和责任心,也能够通过轮流制发现有能力的、优秀的同学。所以班干部轮流制应该打破原来的终身制,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锻炼的舞台。
西西:我认为班干部应该是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因为每个学生的工作能力不一样,有的同学根本不能胜任,让这样的同学当班干部等于赶鸭子上架。不但不能给大家起到好的榜样作用,还可能使班级秩序混乱,影响学习,所以应该选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
4、《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8* 池子与河流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在故事中,池子嫌河流太累,问河流什么时候才能抛开那样的生活。还夸自己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可河流却说,自然法则中,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池子不流动就不会保持新鲜,迟早会被人遗忘的。最后,河流的说法果然应验了。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在一生中不可以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
教学时,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尤其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故事内容。其次,抓住“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这一关键句,引导学生在上下文中体味人物形象。最后,借助角色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感悟河流的积极进取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清澈的池子、流淌的河流图片:同学们,大家认识他们吗?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2.出示干涸的池子,奔流的河流图片:同样是水,为什么它们的结局却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看到池子与河流的变化,引发思考,激起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滚滚滔滔、木筏、抛开、生涯、蜿蜒、贯穿、行吟、安闲、鸭绒垫、胸膛、无忧无虑、任凭、忙忙碌碌、哲理、遵循、安逸、利益、尊敬、光荣、遗忘、淤塞、青苔、芦苇、衰退、逐步、懒惰
学生开火车当小老师领读。
有困难的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2.去拼音男女生赛读课文生字词。
滚滚滔滔 生涯 贵妇 忙忙碌碌 遵循 尊敬 应验
3.检查生字词理解、识记情况。(结合学生活动卡)
(1)学生交流不懂的词语,小老师解答。
(2)学生交流难认的字词。
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小节,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通每一个字。
(3)自己轻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识记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合作,重点感悟
1.四人小组,相互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出大意即可)
2.过渡:老师从你们的交流中听懂了这个故事,你对池子和河流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呢?为什么是这样的评价?
四人小组讨论,组织交流:
(1)感受池子的懒惰。
相机出示:你难道不会疲劳?
追问:河流做了什么,在池子眼中是很累的?
组织学生读出第2小节池子嫌弃、抱怨的语气。
出示:懒惰
小结:在池子的眼中,河流是劳累的,不停歇的。
(2)感受池子的满足。
过渡:看到河流的劳作,池子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况。谁能说说池子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指生读第5、6节。
追问:它的满足体现在哪里?找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想象:除了这些,池子每天还会干什么?
小结:池子对这种清闲、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满足的。
拓展:生活中有这种满足现状,贪图安逸的人吗?
出示:满足
(3)感受河流的尽责。
追问:你能说说哪里让你感觉河流很尽责。
感悟:虽然河流每天承载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没有停歇的时候,可是它并不觉得苦与累,它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出示:尽责
(4)感受河流的进取。
出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追问:河流知道大自然的规则是什么?
它认为只有给人们带来利益,才会得到尊敬,才会有光荣感。
总结:永远奔流不息的河流将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而无忧无虑的池子早晚会被人遗忘。
3.分角色朗读诗歌,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体会池子的情感。想象池子的状况,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或事。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学生讨论交流,明寓意。
小结: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在一生中不可以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
2.拓展:池子的安逸带来了干涸,河流的进取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如果时光能倒流,池子重返干涸前,它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追求的基础上,感悟寓意,获得正确的认知。在学文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
板书设计
池子与河流
池子:懒惰 满足
河流:尽责 进取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本课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特点,发现人物本质追求上的不同。分角色朗读则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更好地展现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悟人物品质,明白寓意。也在交流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由于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字词方面侧重于学生活动卡,让学生在预习之时主动认识、记忆生字,课堂以小老师领读,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对生字的学习为主,提高学习效率。
5、《g k h》组级公开课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一、观察挂图引导说话
我以复习的形式导入新课,然后出示插图让他们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回答问题。在问题设计上,我也设计得很有坡度,分别是三个问题“图上画了谁?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一开始有学生马上就说他们在河边。我提醒他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认真听清楚老师的话是良好的听课习惯。
好习惯要从一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巩固。等到学生回答好三个问题后,我又引导学生把一句句话连起来说变成一段话。现在是起步阶段,让学生跟着老师说,等训练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可以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引导想象编说口诀
以儿歌或迷语教学拼音,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这些富于变化的形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声母gkh的读音时,我先通过看图说话发准“鸽子”、“蛋売”、“荷花”等词语的音,然后告诉他们声母应该读得轻短些,让他们相互间再来试试如何发好声母gkh的音。学完音以后,我让他们看图与字母联系起来,他们发现鸽子扭头像g,蛋壳的裂缝像k,出水的荷花和荷叶像h,然后编成顺口溜,让他们有意识地想办法记住字形。读完老师教的顺口溜以后,我让他们自己能不能编写顺口溜来记一记字母,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能利用已学已知的知识来帮助自己识记,特别是一学生说k的时候,他说一竖加数学课上的学的小于号,非常聪明。我告诉他们只要能帮助他们记住字母的都是好方法。
三、观察看顺练写书空
教完拼音以后,我让学生书写字形。我先出示笔顺图,让他们再仔细观察图,有几笔写成,第一笔写什么,第二笔写什么,占哪几格。让生来指导教师写,其他学生做审判员,观察老师写得怎么样。教师范写后,让学生书空,再练写。
教学反思:
本课中,教师的教与学大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
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我们的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活动。
6、《池子与河流》生字拼音组词
滔:tāo(滔天、滔滔不绝、滚滚滔滔)
涯:yá(天涯、生涯、天涯海角)
妇:fù(妇女、村妇、夫妇)
碌:lù(忙碌、劳碌、碌碌无为)
遵:zūn(遵循、遵守、遵照)
循:xún(循环、因循、循序渐进)
尊:zūn(尊敬、尊严、尊贵)
验:yàn(验收、实验、测验)
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难nán (困难)nàn (苦难)
近义词
: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反义词
: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理解词语: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7、《池子与河流》生字拼音组词,知识点课后练习题
一、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
二、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三、近义词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四、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五、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六、词语意思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七、主要内容
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十分得意,而河流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
八、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九、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十、课文主题
这首寓言诗通过池水与河流的对话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造福人类,才会散发光彩,勤奋的人生才有意义。
练习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滔天 天涯 妇女 忙碌
遵守 循环 尊敬 考验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尊(尊敬) 滔(滔天) 妇(妇女) 循(遵循) 碌(忙碌)
遵(遵守) 稻(水稻) 扫(打扫) 盾(盾牌) 绿(绿色)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沉重)的货船 (长串)的木筏 (柔软)的泥土
(蜿蜒)地贯穿 (安闲)地躺 (默默)地遗忘
背着(货船) 驮着(木筏 ) 抛开(烦恼)
遵循(规律) 保持(清洁) 受到(尊敬)
推究(哲理) 铺满(青苔) 带来(利益)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仿写句子)
弟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改为陈述句)
亲爱的姐姐,你会疲劳。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
(2)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3)水要流动才能够保持清洁。
(4)这首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我懂得了只有正确认识人生,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8、《池子与河流》教学内容预习:生字等知识点梳理
课文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短文,也是一首诗歌,一则寓言。文章通过河流和池子的对话告诉我们:人要勤劳,不能懒惰,天才不利用是要被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了。
作者介绍: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难nán (困难) nàn (苦难)
近义词: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理解词语: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时时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小艇、大船,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持清洁。也就是说流水不腐——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生命力更加顽强!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课文主题:
这首诗歌通过写池子懒惰,安于现状,最后干枯;河流勤奋付出,奔流不息,得到尊重的故事,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歌想要告诉我们:人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勤劳和懒惰的名言警句:
(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 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4)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克雷洛夫
(5)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6)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一、我会读,我会连。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它会逐步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
三、重点段落品析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 ”画出。
四、我们也要做像( )那样的人,( ),才能不枉为人生。
参考答案:
一、
tāo yá fù lù zūn xún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二、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它会逐步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三、
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四、河流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同步练习2
9、《池子与河流》课文知识点归类预习及练习
课文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短文,也是一首诗歌,一则寓言。文章通过河流和池子的对话告诉我们:人要勤劳,不能懒惰,天才不利用是要被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了。
作者介绍: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难nán (困难) nàn (苦难)
近义词: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理解词语: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时时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小艇、大船,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持清洁。也就是说流水不腐——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生命力更加顽强!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课文主题:
这首诗歌通过写池子懒惰,安于现状,最后干枯;河流勤奋付出,奔流不息,得到尊重的故事,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歌想要告诉我们:人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勤劳和懒惰的名言警句:
(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 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4)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克雷洛夫
(5)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6)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2
本文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资源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堂检测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滔天 天涯 妇女 忙碌
遵守 循环 尊敬 考验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尊(尊敬) 滔(滔天) 妇(妇女) 循(遵循) 碌(忙碌)
遵(遵守) 稻(水稻) 扫(打扫) 盾(盾牌) 绿(绿色)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沉重)的货船 (长串)的木筏 (柔软)的泥土
(蜿蜒)地贯穿 (安闲)地躺 (默默)地遗忘
背着(货船) 驮着(木筏 ) 抛开(烦恼)
遵循(规律) 保持(清洁) 受到(尊敬)
推究(哲理) 铺满(青苔) 带来(利益)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仿写句子)
弟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改为陈述句)
亲爱的姐姐,你会疲劳。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
(2)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3)水要流动才能够保持清洁。
(4)这首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我懂得了只有正确认识人生,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提升练习
一、我会读,我会连。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它会逐步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
三、重点段落品析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 ”画出。
四、我们也要做像( )那样的人,( ),才能不枉为人生。
参考答案:
一、
tāo yá fù lù zūn xún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二、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它会逐步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三、
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四、河流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10、《池子与河流》教学内容预习:知识点+同步练习
课文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短文,也是一首诗歌,一则寓言。文章通过河流和池子的对话告诉我们:人要勤劳,不能懒惰,天才不利用是要被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了。
作者介绍: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难nán (困难) nàn (苦难)
近义词: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理解词语: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时时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小艇、大船,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持清洁。也就是说流水不腐——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生命力更加顽强!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课文主题:
这首诗歌通过写池子懒惰,安于现状,最后干枯;河流勤奋付出,奔流不息,得到尊重的故事,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歌想要告诉我们:人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勤劳和懒惰的名言警句:
(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 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4)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克雷洛夫
(5)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6)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一、我会读,我会连。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它会逐步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
三、重点段落品析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 ”画出。
四、我们也要做像( )那样的人,( ),才能不枉为人生。
参考答案:
一、
tāo yá fù lù zūn xún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二、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它会逐步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三、
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四、河流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同步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