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2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2_课堂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 重点生字
筏:fá
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竹筏。皮筏。
笔画数:12;部首:竹
造句:江上并排漂着几十只木筏。
陋:lòu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轻视:陋今而荣古。
笔画数:8;部首:阝
造句:这间茅屋非常简陋,但他仍然住得很开心。
圈:quān
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花圈。圈套。画圈。周,周遭:跑了一圈儿。范围:势力圈。画环形:圈阅。圈点。圈定。划界,围住:圈地。圈闭。
圈juàn 养家畜的棚栏:圈舍(sh?)。圈养。圈牢(饲养家畜的地方)。猪圈。姓。
圈juān 关闭:把鸡圈起来。他已被圈在监狱里。
笔画数:11;部首:囗
造句:quān 他每天早晨起来都会绕着操场跑几圈。
juàn 这些奶牛被圈养在牧场里。
juān 快把这些绵羊圈起来,免得跑散了。
蛮:(蠻)mán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坣g )。蛮不讲理。愣,强悍:一味蛮干。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笔画数:12;部首:虫
造句:这个蝴蝶结蛮漂亮的。
叛:pàn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
笔画数:9;部首:又
造句:这些叛徒卖国求荣,不会有好下场。
● 重点词语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简陋: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
叛乱:武装叛变。
畏惧:害怕。
宴会: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集会。(指比较隆重的)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本文用来形容环境。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流落:穷困潦倒,飘泊外地。
木筏:用长木材结成的筏子。
援救:帮助别人使脱离痛苦或危险。
寂寞:孤单冷清。
穗子: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部分。
圈养:在棚栏中饲养。
野蛮:(1)不文明;没有文化。(2)蛮横残暴。
挣扎:用力支撑。
停泊:(船只)停留。
●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 课文重点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本文属历险小说类,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是乱石野草。鲁滨孙孤独无助,面临的是严酷的生存问题。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课文叙述鲁滨孙在荒岛上选择合适的容身地方:有水源、有树阴、能防野兽,盖起简陋的住所,解决了生存的重要条件——居所。描写鲁滨孙“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解决了生存的必要条件——食物。通过这些叙述,展现了主人公的聪明才干和坚强的意志。
在荒岛上生活,还要面对被野人屠宰的恐惧,这也非常惊险。发现野人的脚印,“恐惧万分”“不安的心情”,并不是说鲁滨孙胆小,而是突出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
鲁滨孙在荒岛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在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这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2,鲁滨孙漂流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2、桂林山水预习指南教学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桂林山水预习指南_课堂实录_案例_课文_教后感_教学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生字学好了吗?
【生字一览】
生字
音序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
扩词
音近字组词
形近字组词
音序
音节
部首
笔画
漓
L
lí
氵
10
漓江/淋漓尽致
离别
篱笆
3、尊严预习指南教学教学反思
重点生字
逊:(遜)xùn
退避,退让:逊位。逊遁。谦让,恭顺:逊让。谦逊。次,差,不及:逊色。
笔画数:9;部首:辶;
笔顺编号:521234454
造句:经过比较,蓝蓝的蟋蟀逊色很多。
喉:hóu
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通称“喉头”):喉咙。喉舌(a.泛指说话的器官;b.喻代言人,如“报纸是人民的喉喉”;c.喻险要的地方,如“居庸关乃扼守京城之喉喉”.;d.古喻国家的重臣,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
笔画数:12;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325131134
造句:现在治疗咽喉疾病的有效的药物很多。
捶:chuí
敲打:捶衣。捶鼓。捶打。捶拓。捶挞。捶楚(古代的杖刑)。捶胸顿足。
笔画数:11;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31212211
造句:毛毛经常给奶奶捶背。
惬:(愜)qiè
满足,畅快:惬意。惬心。惬志(满意)。惬怀。恰当,合乎:惬当。惬情。词惬事当。
笔画数:11;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11431345
造句: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老师感觉特别惬意。
●
重点词语
疲惫不堪:疲劳,累到极点。
惬意:满足,畅快。
●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
课文重点
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对杰克逊大叔的话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切忌抽象空洞地研究“尊严”的意思。
●
相关知识
人们对哈默年轻时这件事的评论我赞赏杰克逊的慧眼,一个人在穷困潦倒、逃难流亡之际,仍坚守着自己的尊严,还有比这更可贵的吗?我更钦佩这个小伙子的志气,自尊是人生的底价,自立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弃。他尊重自己,所以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终超越了自己。自尊是一种广告。走到哪儿,就会带到哪儿。想当初,哈默如果和其他逃难者一样,见了水就喝,接过饭就吃的话,他能结识杰克逊吗?能找到这份活儿吗?更不用说娶人家女儿了。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推销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广告语。自尊也是一种力量。如今,许多人都苦于碰不到伯乐,找不到机遇,长叹无人识,空有回天力。但他们却忘了,手中还有自尊这件武器。杭州有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到一家面包房推销黄油,和老板约定第二天上午10点见面。第二天,这个大学生准时到达,但等到下午4点,老板才慢慢赶来。大学生厉声告诉他:“你可以不买我的黄油,但你不能伤害我的尊严!似这样言而无信,你一辈子也成不了大老板!”老板惊得满头大汗,但很快就竖起了大拇指,不仅自己和这个大学生签订了长期合同,而且给他介绍了很多生意伙伴。
自尊更是一种高尚。因为自尊总是建立在平等之上,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必然换来尊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尊严》预习指南,尊严,希望对你有帮助!
4、落花生预习指南教学反思
重点生字
榨:zhà
压出物体里汁液的器具:油榨。酒榨。榨床。〔榨菜〕a.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茎膨大成瘤状,可食;b.用这种植物的茎加辣椒、香料等腌制而成的副食品。用力把物体里的汁液压出来,引申为逼取他人的财物:榨油。榨取。压榨。
笔画数:14;部首:木;
造句:旧社会,劳动人民处处受到压榨。
榴:liú
〔石榴〕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一般开红花,果实球状,内有很多种子,种子上的肉可食,根和皮可入药(“榴”读轻声)。〔榴莲〕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果实球形,有硬刺,可食。
笔画数:14;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545325121
造句:我家种了两颗石榴花。
价:(價)jià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款。涨价。调价。待价而沽。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指“原子价”。价jiè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价(價)jie
方言,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
笔画数:6;部首:亻;
造句:今天商品的价格全都开始打折扣,所以聚满了人。
吩:fēn
〔吩咐〕a.嘱咐;b.口头指派或命令。
笔画数:7;部首:口
造句:爷爷的吩咐他向来都很重视。
咐:fù
〔吩咐〕见“〔嘱咐〕见“吩”。嘱”。
笔画数:8;部首:口
造句:妈妈在孩子上学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
茅: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笔画数:8;部首:艹
造句:这个孩子成绩十分优异,总是名列前茅。
慕:mù
向往,敬仰:慕名。羡慕。仰慕。爱慕。景慕。敬慕。思念,依恋:思慕。姓。
笔画数:14;部首:小
造句:孩子们都羡慕他有了新玩具。
矮:ǎi
人的身材短:矮人。矮矬。矮个儿。矮墩墩。高度小:矮林。矮墙。矮屋。等级地位低:工资他比我矮一级。低高
笔画数:13;部首:矢
造句:这堵矮墙他一腿就能跨过去。
●
重点词语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嫩绿:像刚长出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
●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居然”、“成熟”造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课文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
相关知识
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落花生》预习指南,落花生,希望对你有帮助!
5、开国大典预习指南教学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开国大典预习指南_教学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生字学好了吗?
【生字一览】
生字
音序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
扩词
音近字组词
形近字组词
音序
音节
部首
笔画
协
X
xié
十
4
协助/齐心协力
斜面
威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开国大典》预习指南,开国大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6、金色的脚印预习指南2反思
●
重点生字
佣:(傭)yōng
雇用,受雇用:雇佣。佣工。佣耕。受雇用的人:女佣。佣(傭)yòng
买卖东西时,给中间人的报酬:佣金。
笔画数:7;部首:亻
造句:这些雇佣工人因受资本家的剥削而发生暴动。
仓:(倉)cāng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仓。粮仓。仓储。仓房。姓。
笔画数:4;部首:人
造句:仓库里的粮食已经存满了。
哆:duō
〔哆嗦〕发抖,战栗,如“冷得打哆哆”(“嗦”读轻声)。
笔画数:9;部首:口
造句:他冻得直哆嗦。
嗦:suo
〔哆嗦〕见“〔啰(哆”。lu?)嗦〕见“啰1”。
笔画数:13;部首:口
造句:说话不要太罗嗦。
拽:zhuài
拉,牵引:拽住。拽不动。拽zhuāi
ㄓㄨㄞˉ
用力扔:把球拽过来。胳膊有病,转动不灵。拽yè
ㄧㄝˋ
同“曳”。
笔画数:9;部首
造句:拽住缰绳,别掉下马。
踱:duó
慢慢地走:踱方步。踱来踱去。
笔画数:16;部首:足
造句:至今我仍记得先生慢慢踱步的样子。
●
重点词语
目不转睛: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黯淡:暗淡。
兴高采烈:指兴致高昂,情绪热烈。
徒劳:无益地耗费劳力。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无影无踪:一点影踪也没有。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惦记: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耀眼:光线强烈,使人眼花。
延伸:延长;伸展。
●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4.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
课文重点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狐狸可能是一种非常狡猾的动物。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男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老狐狸知道后,给小狐狸送食、喂奶,最后想出种种办法救小狐狸的故事。歌颂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说明了“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同时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叙事的方法。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金色的脚印》预习指南2,金色的脚印,希望对你有帮助!
7、月光曲预习指南反思
●
重点生字
莱:(萊)lái
藜。〔莱菔〕萝卜的别称。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莱多荒”。
笔画数:10;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431234
造句:这个孩子经常出现在莱茵河畔。
茵:yīn
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茵褥。茵席。茵饪(寝褥和烹饪,引申为睡眠和饮食)。绿草如茵。
笔画数:9;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1341
造句:莱茵河是世界上最美的河流之一。
幽:yōu
隐藏,不公开的:幽会。幽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幽愤。幽咽。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幽谷。幽静。幽暗。沉静而安闲:幽闲。幽趣(幽雅的趣味)。幽婉。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幽禁。幽闭。幽囚。迷信的人指阴间:幽灵。幽魂。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辽宁省南部一带:幽州。幽燕(y乶)。
笔画数:9;部首:幺;
笔顺编号:255455452
造句:奶奶喜欢幽静的环境。
券:quàn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券。国库券。入场券。证券。稳操胜券。券xuàn
ㄒㄩㄢˋ
又qu刵〔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部分。
笔画数:8;部首:刀;
笔顺编号:43113453
造句:这张入场券是朋友送给我的。
蜡:(蠟)là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蜡纸。蜡烛。蜡黄(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丸。
笔画数:14;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212511
造句:这座蜡制的塑像看起来栩栩如生。
瞎:xiā
眼睛看不见东西:瞎子。黑灯瞎火。胡,乱,没来由:瞎忙。瞎话。瞎吹。瞎聊。一堆瞎线团。炮弹打出去不爆炸:瞎炮。瞎火。农作物子粒不饱满:瞎穗。瞎高粱。
笔画数:15;部首:目;
笔顺编号:251114451112251
造句:眼睛虽瞎,但他的心灵是敞亮的。
陌:mò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阡陌。陌上。陌头(路边)。陌路(a.田间道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陌陌”)。生疏,不熟悉:陌生。市中街道:街陌。
笔画数:8;部首:阝;
笔顺编号:52132511
造句:即使是陌生人,他也是以礼相待。
盲:máng
瞎,看不见东西,对事物不能辨认:盲从。盲动。盲目。盲人。盲区(指雷达、探照灯、胃镜等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区域)。盲流。盲人瞎马(喻处境非常危险)。
笔画数:8;部首:目;
笔顺编号:41525111
造句:这条路是专为盲人建造的。
键:(鍵)jiàn
安装在车轴头上管住车轮或使轴与齿轮等连接固定的零件,一般是用钢制的长方条(亦称“辖”):关键。插在门上关锁门户的金属棍子:“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琴或机器上使用时用手按动的部分:键盘。键子。琴键。
笔画数:13;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51111254
造句:关键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粼:lín
〔粼粼〕形容山石间水流清澈。
笔画数:14;部首:米;
笔顺编号:43123435415255
造句:波光粼粼的水面漂浮着几朵荷叶。
缕:(縷)
lǚ
线:千丝万缕。不绝如缕。泛指线状物。
笔画数:12;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431234531
造句:两个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恬:tián
安静,安然,坦然:恬静。恬适。恬然。恬谧。恬淡(淡泊名利,清静无为)。
笔画数:9;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312251
造句:这个孩子恬美的笑容感动了老人。
汹:xiōng
〔汹汹〕a.波涛声,如“波声汹汹”。b.形容喧扰,如“天下汹汹”,“议论汹汹”;c.形容声势很大(含贬义),如“气势汹汹”,“来势汹汹”。〔汹涌〕水势很大,向上涌,如“波涛汹汹”、“汹汹澎湃”。
笔画数:7;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452
造句:汹涌澎湃的波浪拍打着岩石。
录:(録)lù
记载,抄写:记录。载录。抄录。录供。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录。目录。回忆录。采取,任用:录取。收录。录用。甄录(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笔画数:8;部首:彐;
笔顺编号:51124134
造句:这项技术在我国古代就有记录。
●
重点词语
幽静:偏僻、清静。
纯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记录:本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课文指贝多芬把刚才弹奏的《月光曲》写成曲谱。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
学习目标
1.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的思想感情。
●
课文重点
《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
全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开始叙述。贝多芬来到小镇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当贝多芬被盲姑娘懂音乐、爱音乐而感动,即兴为她演奏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了清幽的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我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更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和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所感动。哥哥因为“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得到满足而遗憾、内疚。妹妹听出哥哥话中的不安之意,反过来温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别难过”。兄妹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于凄楚中饱含了对音乐的喜爱。当贝多芬充满激情地弹奏曲子时,盲姑娘听得那么入迷。“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正是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使得他主动为盲姑娘即兴创作《月光曲》,并为之演奏。贝多分悄然而来,悄然而去,却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月光曲》预习指南,月光曲,希望对你有帮助!
8、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_课堂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词语注释
简陋: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
叛乱:武装叛变。
畏惧:害怕。
宴会: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集会。(指比较隆重的)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本文用来形容环境。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流落:穷困潦倒,飘泊外地。
木筏:用长木材结成的筏子。
援救:帮助别人使脱离痛苦或危险。
寂寞:孤单冷清。
穗子: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部分。
圈养:在棚栏中饲养。
野蛮:(1)不文明;没有文化。(2)蛮横残暴。
挣扎:用力支撑。
停泊:(船只)停留。
词语积累
一、近义词
安慰——欣慰叛乱——背叛简陋——粗陋
倒霉一一倒运畏惧——惧怕流落——流浪
援救——救助寂寞——孤单野蛮——粗野
二、反义词
凄凉——繁荣简陋——完善安慰——责备
野蛮——文明畏惧——勇敢
三、多音、多义字
句段赏析
1.他就找了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孙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还带回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从“当他看到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时,做了木筏划到船边,结果收获甚大”可以看出他很聪明,抓住一丝希望也不放过,结果找到了许多吃的、用的。“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安慰”是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能带回一条狗、两只猫与鲁滨孙作伴,那是令人欣慰的!
2.他差不多淡忘了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希望。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在经过二十多年在荒岛上的辛勤耕耘,已衣食无愁,并且有野人“星期五”陪伴,生活很愉快,差不多对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已经失望了,觉得没有可能了,快忘了回到英国的希望。
文章导读
课文写了鲁滨孙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克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它告诉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用自己的勤劳与聪明战胜困难。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英国人鲁滨孙喜欢冒险。
第二段(第2至6自然段);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定居下来。
第三段(第7至8自然段):鲁滨孙救了野人,取名“星期五”,他们在岛上愉快地生活。
第四段(第9自然段):鲁滨孙和“星期五”救了船长,船长带他们回到了英国。
写作特点
1.课文以故事的发展为顺序,条理十分清晰,结构完整。
2.文章词语生动,耐人寻味。
3.文章通过写鲁滨孙在岛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怎样战胜困难的描述,让读者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学习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鲁滨孙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的。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鲁滨孙一人被冲到荒岛上,他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赞扬了鲁滨孙勇敢、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鲁滨孙漂流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9、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2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2_课堂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 重点生字
筏:fá
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竹筏。皮筏。
笔画数:12;部首:竹
造句:江上并排漂着几十只木筏。
陋:lòu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轻视:陋今而荣古。
笔画数:8;部首:阝
造句:这间茅屋非常简陋,但他仍然住得很开心。
圈:quān
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花圈。圈套。画圈。周,周遭:跑了一圈儿。范围:势力圈。画环形:圈阅。圈点。圈定。划界,围住:圈地。圈闭。
圈juàn 养家畜的棚栏:圈舍(sh?)。圈养。圈牢(饲养家畜的地方)。猪圈。姓。
圈juān 关闭:把鸡圈起来。他已被圈在监狱里。
笔画数:11;部首:囗
造句:quān 他每天早晨起来都会绕着操场跑几圈。
juàn 这些奶牛被圈养在牧场里。
juān 快把这些绵羊圈起来,免得跑散了。
蛮:(蠻)mán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坣g )。蛮不讲理。愣,强悍:一味蛮干。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笔画数:12;部首:虫
造句:这个蝴蝶结蛮漂亮的。
叛:pàn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
笔画数:9;部首:又
造句:这些叛徒卖国求荣,不会有好下场。
● 重点词语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简陋: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
叛乱:武装叛变。
畏惧:害怕。
宴会: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集会。(指比较隆重的)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本文用来形容环境。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流落:穷困潦倒,飘泊外地。
木筏:用长木材结成的筏子。
援救:帮助别人使脱离痛苦或危险。
寂寞:孤单冷清。
穗子: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部分。
圈养:在棚栏中饲养。
野蛮:(1)不文明;没有文化。(2)蛮横残暴。
挣扎:用力支撑。
停泊:(船只)停留。
●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 课文重点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本文属历险小说类,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是乱石野草。鲁滨孙孤独无助,面临的是严酷的生存问题。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课文叙述鲁滨孙在荒岛上选择合适的容身地方:有水源、有树阴、能防野兽,盖起简陋的住所,解决了生存的重要条件——居所。描写鲁滨孙“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解决了生存的必要条件——食物。通过这些叙述,展现了主人公的聪明才干和坚强的意志。
在荒岛上生活,还要面对被野人屠宰的恐惧,这也非常惊险。发现野人的脚印,“恐惧万分”“不安的心情”,并不是说鲁滨孙胆小,而是突出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
鲁滨孙在荒岛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在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这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预习指南2,鲁滨孙漂流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10、读后感:鲁滨孙漂流记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读后感:鲁滨孙漂流记_课堂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我喜欢漂流,这种刺激的游戏,但最终都留在了涟漪的清泉上,寂寞……
这天我学会了真正的漂流,就那样的精彩,因为生命的价值就摆在那里——《鲁滨孙漂流记》。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孤岛上的天籁之音——那份寂寞与自由的并存,那份悲哀与乐观的共存,那份手无寸铁与自我创造的矛盾。他在孤岛的一切竟是那么的离奇,但这才是他让我懂得漂流着的人生。
刚到了孤岛,他冷静地分析自己到了孤岛的情况,他按照商业薄记上“借方”和“货方”的格式把他的幸与不幸排列了出来,之后用乐观去对待一切神奇的命运,偶尔的失落也会雨过天睛,就是他最终赢得生命丰碑的心灵支柱。
慢慢地,在孤岛上生活着,他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去创造东西,他盖了“城堡”,建了“别墅”,做了小船——环岛旅游,做了“衣服、陶器”种了大麦和稻谷——做成面包,驯了野羊——有了羊肉和羊奶,晒制厂葡萄于……他成了木工、牧工、建筑工、裁缝师、农民……没有当时社会上的工具,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完善自己的生活,他也成了这个岛的国王,用…亡自己的头脑去设想,用上自己的手去实现,最终把自己的孤岛变成了一个可以成为他人繁衍的地方,他是这个岛文明的先驱者。在人生中,他又有了一座丰碑,那也是因为他的创造能力。别忘了自己的脑子动—了后要行动啊。
假如说人生是飞行,那么乐观是飞行的勇气,创造是飞行的翅膀,才有飞行——人生的真正精彩。假如说人生是电脑,那么乐观是电脑的硬件,创造是电脑的软件,才有电脑——人生真正的价值。假如人生是书籍,那么乐观是纸,创造是文字,才有书籍——人生的真正作用。
走在人生这段路上,我们在学校里体验着属于我们的那一份特别的生活……我们开展探究性学习,有了设想,就应该去探究,但并不是一定会成功,我们必须用乐观的心去看待一切竞争上的成败。在艺术节上,在体育节上,在学生会干部竞选会上……假如你没有心里想去参加;假如你报名—了,又没有去尽力比赛;假如你尽力比赛了,又没有乐观的心去看待;你会有最终的成功吗?但你心里想了报名,又用宽阔的胸怀去努力比赛,最终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会感叹一声:“人生在自己的心里,手上。”
在人生的路上,走过了天真的岁月,在走出校门,走进更远的人生路时,就像鲁滨孙漂流一样,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漂流竟是人生。如果没有地心说的设想,没有历尽岁月考证的乐观,怎么会有日心说的真正成功证实。如果没有创业的念头,没有用可承受创业中挫折的心灵去创业,怎么会有那么多成功的企业家。如果没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思想,没有那么多不断在荆棘路上前进的人们,怎么会有我们现在辉煌的中国。……在科学上,在经济上,在历史上,没有停息的步伐,靠着你脑里的想法,凭着你手上的行动,以着你心灵的乐观,去面对一切……
我坐上乐观号小船,扬起设想型船帆,荡起行动式船桨,欣赏了涟漪的清泉,淅沥的小溪,涓涓的小河,浩瀚的大江,无穷的大海……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读后感《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11、读后感2:鲁滨孙漂流记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读后感2:鲁滨孙漂流记_课堂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最近,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它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主人公鲁滨逊不顾双亲反对,放弃在家乡发展事业,一心只想航海,漂游世界,可就在他踏上甲板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他危险而多舛的命运之旅……他当过农夫,做奴隶,最终失去同伴,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但鲁滨逊并没有茫然失措地等待死亡的降临,而是以他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生存下来,甚至还在荒岛上养山羊、种大麦、造陶器,成了荒岛之王。后来,因援助一位英国船长,在离家三十五年后,回来了人事已非的故乡。
鲁滨逊是一个坚强、有毅力的人。虽然他初到荒岛时,感到很悲观,但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能找到安慰自己的事物,燃起了奋力一战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方面,我一丁点儿都比不上鲁滨逊。平时,我做什么事都不能坚持到底。如有一次,我做一个实验,刚开始还做得不错,可渐渐地,就不能坚持下去。一旦做错,就像泄气的气球一样,没耐心再做下去。想到这儿,我十分惭愧。鲁滨逊在荒岛上都能主宰命运,而我,在平时都不能克服一点小小的困难,遇到挫折与困难就想要退缩。与鲁滨逊相比,我实在太渺小了。我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向鲁滨逊学习,做一个坚强、有毅力的人。
当我读到荒岛上的野人恶狠狠地追赶鲁滨逊,而他要时刻提防野人,想法没法逃避野人时,我又想到了我们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我们现在的社会,如果只满足于现状,不积极进取,很快就会被世界抛弃,被世界上的“野人”“吞吃”。我又想到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我们要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然,也就会被时代抛弃,被社会上的“野人”“吞吃”掉,应时刻提醒自己“强中更有强中手”!
鲁滨逊之所以能成为荒岛之王,是因为他并不屈服于命运,而是努力去主宰命运。其实,在真实的社会里,面对大大小小的挑战,我们都应该勇于面对,敢于拼搏,这样我们就能成为主宰命运的“鲁滨逊”,才不被命运左右,不受命运摆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读后感2《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12、知识: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简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知识: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简介_课堂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笛福(约1660—1731)英国作家,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生于商人家庭,早年经商,1692年破产后,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71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同年又写了续篇。1712年,英国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的《环球巡航记》披露一件奇闻:一个水手被抛在距智利海岸五百海里的荒岛上,孑然一身,竟能生活了四年多。这件奇闻就成为笛福写作《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来源。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他小说有《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等。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作于1719年。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作者继此又写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写鲁滨孙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接着又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第三部大多是道德说教。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有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有位作家感到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便很快创作了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小说《鲁滨孙飘流记》。这位作家就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1660——1731)。
笛福曾因参加反对复辟旧王朝而被捕入狱,在伦敦一个广场带枷示众三天,人民群众争相给他戴花环,表示敬意。他一生写有许多小说和政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扩展殖民地,反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等级制度,反映了新兴资产阶段的利益和要求。
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小说描写鲁滨孙不顾父亲的劝阻,决心要出海经商。开头几次航海经商很顺利,但有一次为土耳其海资所俘,幸而脱逃,到巴西经营蔗田和糖厂。四年后往非洲贩卖黑奴,不幸在大海中遇险,船上只有鲁滨孙一人脱险。其余的人全部葬身鱼腹。他飘流到一座荒岛,一个人在岛上造屋、种麦、喂羊、造船。后来从岛上的土人手里救出了一个将要被杀的人,作为自己的奴隶。他的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搭一艘路经荒岛的英国船回国。但他念念不忘“领地”,还专程来“视察”他“领地的居民”,并给岛上带去一些必需品,使荒岛变得兴旺繁荣起来。
这部小说体现了资产阶级初兴时期自由发展的时代精神,肯定了劳动的伟大和价值。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资产阶级个人功利主义的本质。鲁滨孙的形象,可以说是“真正的资产者”的曲型形象。
《鲁滨孙飘流记》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它突破了当时文学规范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它以第一人称和日记、回忆等形式,真实地描写了人物的行动、环境和细节,开创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先河。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知识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简介,鲁滨孙漂流记,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