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言

把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

时间:2013-08-16 10:14:30

把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语言的您有所帮助。

把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

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用结果来评价幼儿,而忽视了幼儿的学习过程。杜威曾说过:“最好使学校成为幼儿真正生活的地方,从中获得高兴和有意义的生活经验。”陈鹤琴先生也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让大自然、大社会都成为活教材。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在幼儿园,教师经常为教育教学活动做充分的材料准备,但这些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的材料有时却未能物尽其用,在使用了一两次之后就闲置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准备材料这一教育学习机会,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来,在准备自己需要的材料的过程中学习、成长呢?在语言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把准备材料的过程变成幼儿学习的过程。

    一、需要准备材料的活动类型

    1.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需要准备许多成品或半成品的活动材料。如一些废旧纸盒、瓶罐、纸张以及由师幼一起制作的半成品等。这类材料大多能一物多用,可以变化一下活动的要求、形式,继续使用下去,一般以操作材料为主。

    2.社会活动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前,需准备一些活动中用到的物品,或者是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这些材料都需要事先准备好,一般以现成的材料为主,比如零钱、记录本、笔等物品。

     3.主题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需要师幼、家园配合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在此活动中需要大量准备材料,材料有现成的,也有操作性的。

    4.集体活动
    集体教学中的材料准备是最普遍的,也是最需教师花精力去做的。通常这类材料以教具、操作材料为主。

    二、材料的类别

    1.废旧类
     此类材料一般以现成的物品为主,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如原始的包装纸袋、废旧纸盒、瓶瓶罐罐、绒线、丝带等。

    2.资料类
    这类材料通常以现成的为主,但需要通过仔细寻找、收集或下载等方式来获得。如图片、文字资料、照片、宣传海报、磁带、碟片等。

    3.半成品
    这类材料一般都是以操作材料为主,常利用一些现有的材料做成半成品,让幼儿操作摆弄。如画了一半的地图、做了一半的“树叶”等。

    三、准备材料中蕴涵的语言教育内容

    1.表述
    在需要家长帮助一起准备材料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回家转告家长,这样幼儿就成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幼儿是否能进行传达?是否能表述清楚?教师可以抓住此环节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比较正确、清楚、完整地进行表述。

    2.介绍
    幼儿收集来的资料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所以必须要先进行分类、整理。由于材料是幼儿自己去收集的,他们对这些材料特别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带来的现成的物品、资料、废旧物品等向大家做有关功能、作用的介绍。这样做可以培养幼儿清楚、完整、有条理地讲述等语言能力。
    有些材料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师幼后期制作、加工成半成品。对这些材料的用途和加工方法,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考、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交流,从中既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学会遇到问题要与同伴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质疑
    在交流、讨论的时候,幼儿思维活跃,这时往往有的幼儿会对同伴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幼儿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良好习惯,还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对不同意见提出质疑的能力。

    四、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讲清要求
    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清楚、简明扼要的。教师请幼儿收集材料时,提出的要求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收集的时间、材料名称、大小尺寸等。在布置任务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幼儿一起说说相关的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请幼儿单独复述,及时纠正,也可通过同伴间复述的互相影响,保证幼儿能够准确及时地将信息传达给家长。

    2.介绍与讨论相结合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对要收集哪类材料、怎么收集、收集了哪些等问题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幼儿学会先仔细倾听,然后再表述自己的观点。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介绍与讨论”相结合。介绍的内容是讨论的基础;经过讨论,介绍的内容就更完善了。当然,无论介绍还是讨论,都应要求幼儿完整、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达到渗透语言教育的目的。

    3.家园配合
    将准备材料的过程变为幼儿学习的过程,还必须要取得家长对此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开学的家长会或其他的约访、电访等,向家长讲明这样做的目的、对幼儿发展的好处,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里,家长要耐心倾听幼儿讲述,如幼儿说不清楚,可以告诉幼儿明天去问教师,然后再与教师联系予以配合。幼儿传达时,家长要求幼儿击述完整、清楚,一遍说不好,再反复多说几遍。家长还要事先为幼儿到幼儿园介绍做准备,在家里帮助幼儿学会介绍自己收集的材料。特别是有关主题活动中的材料,家长可以和幼儿先做相关了解,然后再用比较完整的话表述清楚。这时家长既是听众,又是教师。

    4.延伸拓展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幼儿已经过交流互动,对有关材料的基本信息都比较熟悉,所以在接下来开展的活动中,教师不能仍将教育内容停留在材料本身,而是要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继续进行表述、讨论和交流,否则幼儿可能会失去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样在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可以使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下去。
  总之,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语言教育息息相关,准备材料的过程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契机。教师要抓住准备材料这一环节,使其变成幼儿的学习过程,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推荐 幼儿英语教育四大误区 如何培养“双语”宝宝? 浅谈对幼儿科学识字的教学 为何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重复” 方言在幼儿普通话教育的影响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幼儿语言教育 阅读区材料投放和管理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表演角色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中的作用 幼儿语言游戏的设计和组织 幼儿语言学习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 挖掘阅读材料的形式美发展幼儿语言审美能力 早期阅读教育中指导策略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语言艺术活动的教材选编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幼儿讲述语言能力中看图讲述活动的指导策略

最新语言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倾听行为的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表述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在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语言教案中班教学方案与反思合集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语言故事100篇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