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游戏伶牙俐齿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游戏一]广播电台
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奶奶广播电台、爸爸广播电台。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某个电台时,这个电台就要播放歌曲、相声、新闻等节目。家长可有意识地拨打孩子的电台,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益处:使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讲述和朗诵。
[游戏二]传电报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三]咕噜咕噜
玩法: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2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益处:学习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孩子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游戏四]小小营业员
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
玩法: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喜欢它吗?你想买它吗?”孩子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的变化:可以出现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还可以让顾客描述要买的物品特征让营业员猜,猜对了就把物品“卖”给顾客。
益处:培养孩子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对物品特征的认识。
2.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传帽游戏舞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运用身体动作感受2/4音乐的渐慢与渐快。
2、学习传帽游戏,根据渐快的音乐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
3、会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戏,体现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帽子若干
2、大鼓
活动过程:
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1、向老师问好。
导语: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现在请你们想一个最有创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师问个好。(老师好)真实无声胜有声。
2、玩送帽子的游戏,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导语:今天我想和你们玩帽子的游戏,现在帽子在我手里,一会你们就听音乐的节奏运用学过的动作跳舞,我就看看谁跳的最好最有创意就送他一顶帽子。
3、引导幼儿欣赏和区分渐快和渐慢的音乐节奏。
导语:都拿到帽子了吗?过来戴给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样子真漂亮。你们知道刚才跳舞的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二拍子)喜欢这段音乐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喜欢呢?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跳跃,激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在速度方面有些什么变化?
有些什么变化呀?看谁长着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前面是越来越慢,后面是越来越快)对拉,越来越慢我们叫渐慢,越来越快叫什么啊?(渐快)真聪明。
4、听儿歌玩游戏,学习围亲密的小圆圈。
导语:来来来我要考考你们,我闭上眼睛数五声请你们围一个大圆圈,围好了吗?现在我又想请小朋友围一个小圆圈,对啦,不用太拥挤,很舒服的,这就叫亲密的小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快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反复做几次)
5、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会听渐慢的音乐围圆圈。
导语:现在我们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一个亲密的小圆圈,会不会啊?
6、学习玩传帽游戏
导语:现在我拿三顶帽子,送你一顶,你一顶还有你一顶。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请你们举起右手,摸一摸右边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吗?没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装摸的动作,然后把他的帽子拿起来,戴在自己的头上,没有的又要怎样啊?(假装拿假装戴)对啦,再来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头上)哦,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原来我们正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呀,好玩吗?那一起听我读儿歌玩传帽子的游戏吧。(传帽子,戴帽子````````越读越快)
7、听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
导语: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吧,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
(玩两次,增加几顶帽子)
8、完整的做传帽游戏。
导语:想不想完整的做游戏啊?那小朋友就听音乐找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亲密的小圆圈,最后听渐快的音乐玩传帽游戏,会不会玩。我又增加几顶帽子。
9、邀请老师玩传帽游戏。
导语:这么好玩的游戏邀请老师一起玩好吗?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节奏传帽子啊。
(邀请老师玩两次,不断增加帽子)
10、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游戏啊?回去可以教你的爸妈,弟弟妹妹们玩。我们出去玩游戏吧,和老师再见。
3.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听说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魔咒锁的听说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仔细倾听同伴的指令,及时作出反应,提高倾听能力和听说能力。
3.学会用"××,××,×××"的句型来描述××锁,并运用到游戏中去。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活动准备:
两把钥匙;一把贴有苹果形状的锁;锁的谜语;儿歌《金锁银锁》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指导语:周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教师出谜语:铁大哥,把门守,客人来,看看走,主人来,就开口。
(谜底:锁)
2.稳固幼儿开锁经验,为玩魔咒锁游戏做铺垫。
(1)出示锁,请两个小朋友拿钥匙打开。
指导语:接下来周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了,请小朋友闭上你们的眼睛,数四下之后再睁开哦!
幼儿:呀!锁,还有两把钥匙!
指导语:谁愿意上来帮我把锁打开?
幼儿用一把钥匙打开锁,另一把打不开。
指导语:咦?这把钥匙怎么会打不开呢?
幼儿:因为它不是这把锁的钥匙。
(2)总结经验,引出游戏。
指导语:小朋友真聪明,不是这把锁的钥匙就打不开。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说到锁,周老师突然想到了一个游戏,名字叫做魔咒锁。魔咒锁有很多类,今天我们玩的就是"水果魔咒锁"。
3.设置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熟悉游戏内容.
(1)老师表演游戏"水果锁"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指导语:刚才的游戏儿歌里面老师念了什么呀?老师是怎样玩的?
边提问边交代游戏规则:开锁人停在某处便可指这里其中一人问:"这是什么锁?"拉手人回答:"这是××锁。"然后,开锁人说:"××,××,×××。"讲对了,开锁人就能轻轻把两人的手切开,然后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开锁人讲的不正确,扮锁的幼儿将锁握紧,开锁人就切不开锁,游戏继续进行。
(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说说游戏的玩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教师总结游戏中应该遵循的规则)
(2)教师请两到三名幼儿上台一起玩游戏,念儿歌绕圈走,其他台下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做手势动作。
(帮助幼儿熟悉游戏儿歌内容以及游戏的玩法,教师先扮演开锁人的角色,幼儿扮演锁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通过教师参与角色的形式,可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游戏中的对话及描述部分,为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积累经验。)(3)教师请几对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念儿歌可以做动作,注意幼儿发音是否准确,如不准确,随时纠正。
4.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指导语:刚刚小朋友看了老师表演的游戏,现在呢就让老师当观众看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啦!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扮锁,请一名幼儿当开锁的人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拉着的手,开锁人同时随着儿歌的节奏依次在各拉手处做开锁动作。儿歌念完后, (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幼儿讲出各种不同的水果锁,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简单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5.幼儿自主游戏。
四把锁,五个幼儿一组,自主地开展游戏2-3遍,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这是幼儿自主游戏、练习按一定规则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放手让幼儿愉快地玩,必要时个别指导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游戏的时间长短视幼儿的兴趣和疲劳程度而定。)6.游戏结束,总结。
指导语:小朋友今天玩的高兴吗?下一次我们就玩其他的魔咒锁游戏了,你可以把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跟他们一起玩玩!
4.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玩气球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气球,是每个小朋友都熟悉喜爱的物品。是常见易得的材料,幼儿对气球有相应的游戏经验。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用身体各个部位来碰触气球让幼儿感受身体各部位运动灵活性之间的差异,让气球不落地训练幼儿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判断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体验手臂的推力和手腕的弹力。
教学目标:
1.用身体各部位玩气球,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挑战自我,发挥创造性。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准备:
每人一个气球、粘纸若干、球网一副、音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进入活动场地,每个小朋友去抱一个气球,跟老师一起跳兔子舞。一起热身。
二、把气球向上垫
1.产生兴趣
(出示两袋用黑塑料袋装的东西)让幼儿隔着口袋摸一摸,然后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出示气球)。
2.玩气球
怎么把气球垫上去,不让它掉下来呢?
你还有其它花样把气球向上垫吗?
3.创意玩法
除了手,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连续的把球垫上去?(根据幼儿的创意,教师一一将粘纸贴在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做一标记。如:头、胸、膝盖、屁股、脚等)
4.尝试以上部位的玩法
用以上这些部位来玩球,要想办法不让球掉下来,每个部位都要试一试。(教师鼓励幼儿尽量用各部位尝试,提醒幼儿看教师身上的粘纸所示部位)。
5.交流分享
老师身上粘纸的部位都能成功地把球垫上去吗?
哪种方法最容易?哪种方法挑战性最大?(教师通过让个别幼儿挑战用屁股、肚子、胸垫球,使幼儿意识到有些部位不太容易垫球,挑战性很大)
6.挑战赛
比一比谁是用头顶气球的冠军?要求中途气球不落地,如果落地,即自行回到空位上,最后留在场的为冠军。(教师采用方法对冠军的孩子给予鼓励)
三、气球向前拍
1.比比谁的气球飞的远。
1)自主尝试用推、打、拳击等方法把气球向前拍。
2)交流怎样能让气球飞得远。
2.“排球”赛
1) 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的两侧,在音乐声中尽量将自己场内的气球拍到对方的场内,场地中气球少的一方为胜。
2) 交流经验
怎样才能把气球拍到对方的场地内?
3)场地交换再一次比赛。
四、放松游戏,气球按摩操
我们和气球宝宝都累了,找一个好朋友,用你的气球宝宝给他按摩一下。跟音乐做放松运动会教室(交换尝试)。
教学结束:
带上气球宝宝回家和爸爸妈妈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1、探索动作。
让幼儿用手的各个部位(手指、手背、拳头等)来垫气球,感受垫气球的快乐,了解气球的特性。通过自己操作进行验证。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自然感受身体部位和运动关系。
2、竞赛挑战。
让幼儿选定挑战部位进行挑战(头顶、脚踢等)给幼儿展示自己和挑战他人的机会。
3、“排球”赛。
让幼儿尝试向前方远距离拍球进一步感受手臂、手腕的推力与爆发力,在紧张、激烈、刺激的竞赛游戏中挑战自我。结束活动。
5.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沙子游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大多数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孩子们不敢大胆说话,所以平时上课多数以游戏为主。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是让幼儿在玩沙土游戏的时候,同过自己的观察,认识一些客观的科学知识。这个活动不但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认识沙子,比较干沙和湿沙的区别。
2、学习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分干沙和湿沙的区别。
2、 能大胆交流,说一句完整的话。
活动准备
1、用小桶装满一桶细沙。
2、 小铲子、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我是蓝猫淘气,今天天气很好,我呀很想去玩沙,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呀?播放幼儿歌曲小汽车,让幼儿唱着歌来到操场。
二、干沙游戏
1、让小朋友们在沙地里自由自在的玩沙,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也可以用铲子等玩具玩沙。
三、教师向小朋友提问:
1、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么感觉?(软软地)
2、 用手捏一把干沙子后,能不能捏成一个球?(不能成球)
3、 用脚踩过干沙子后,看看留下的脚印是什么样子?(椭圆的小窝)
4、用铲子挖洞,造房子能不能成功?(不能成功)
四、湿沙游戏
1、让小朋友在干沙上浇一些水,把干沙变成湿沙,在让幼儿接着玩,看看又有什么不同?
2、 小组比赛发现了什么问题?大胆给老师汇报。
五、教师向幼儿提问:
1、用脚踩一踩,看看湿沙子上留下的脚印是什么样子?(脚印很清晰)
2、 用手捏一捏,沙子能捏成球吗?(能捏成一个圆球)
3、 用宽口的容器扣一扣,看看湿沙子能变成什么样子?(容器样子)
4、用你喜欢的东西或者图形去湿沙上按一按,看看有没有美丽的图案?比一比看看谁的图案最美?最有趣?
六、讨论
1、干沙和湿沙有什么不同?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说,并给予不同的奖励。
3、师总结:干沙比较散乱,没有形状,湿沙可塑性强,可以用湿沙做很多东西。
七、小实验:湿沙上的脚印
1、实验材料:沙子、水
2‘把干沙铺在地上浇一些水,用脚踩踩看是什么样子?
3、再用手捏一捏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4、 用喜欢的东西去印一印看看有没有漂亮的图案?
八、引导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大多数能够积极参加,因为这个游戏来源于生活,很多学生感兴趣,气氛较好,在交流中有些幼儿还是不够大胆 ,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鼓励每一位小朋友。
6.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角色游戏教案(附教学反思)
游戏目标:
1、能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能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初步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4、尝试选用替代物来丰富游戏。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准备:
(1)、家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食品等;
(2)、货柜、货架、商品、宣传单、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装及工作牌;
(3)、汉堡包、薯条、鸡腿、可乐等;
(4)、各种绢花、塑料花、纸花、包装纸等;
(5)、各种玩具、“存折”、“钱”等。
游戏预设:
一、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选择。
二、幼儿看录像,讨论解决上次游戏时出现的问题。观察分析:能够从录像上看得很清楚,上次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如取钱没排队,花店的东西乱放,很不整齐。孩子们都提出了改正的方法,要排队,请工作人员监督;东西不能放地上,可以多搬一张桌子来放东西;去超市买的东西太多时,可以用袋子来装等。
三、幼儿分组,自主选择游戏,学会协商分配角色,合作布置游戏场所。观察分析:大部分孩子们都能互相商量,很快就定好角色了。只有玩麦当劳的孩子,由于有好几个人都想当经理,商量了好久都没定下来。后来只好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看来孩子们都已经会运用一些办法来解决问题。
四、师以“记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讲文明,有礼貌,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扮演角色,动脑筋大胆地选择可用的替代物。观察分析:因为之前看过录像,所以孩子们取钱时都能排好队,花店的孩子也搬了一张桌子放东西,看上去整齐多了。麦当劳的接待员很热情,会向顾客介绍各种好吃的东西。玩具城的生意非常好,组装玩具的技术员都忙坏了。不过孩子们对价钱还没什么概念,对物品的标价和收钱都是随意的。而且较没有想象力,不会利用替代物。
五、结束游戏,讲评游戏。
(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说说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准备。观察分析:孩子们能够说出开心的事,最喜欢和谁玩。看来老师的引导和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反思:
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来越投入了,因为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玩游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麦当劳的接待员很热情的招待客人,无论是本班的小朋友,还是客人老师,他们都能够大方的介绍。花店的花和玩具诚的玩具都深受大家的喜爱。游戏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是游戏能够受到孩子喜欢的基本。因此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玩越爱玩,每一次玩都能够深入一些。不过,孩子们玩游戏还是停留在已有的经验之上,没有动脑筋去创新,胆子还太小,没有放开,不会选用替代物。以后玩游戏要重点引导孩子动脑筋去创新,选用替代物。
7.大班游戏伶牙俐齿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游戏一]广播电台
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奶奶广播电台、爸爸广播电台。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某个电台时,这个电台就要播放歌曲、相声、新闻等节目。家长可有意识地拨打孩子的电台,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益处:使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讲述和朗诵。
[游戏二]传电报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三]咕噜咕噜
玩法: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2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益处:学习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孩子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游戏四]小小营业员
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
玩法: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喜欢它吗?你想买它吗?”孩子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的变化:可以出现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还可以让顾客描述要买的物品特征让营业员猜,猜对了就把物品“卖”给顾客。
益处:培养孩子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对物品特征的认识。
8.大班游戏10个大班识字游戏推荐教案
1、游戏名称:海底探宝
目的:复习学过的字,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准备:字卡、椅子、小奖品
玩法:教师先将字卡四散摆放在室内。幼儿站在小椅子上,集体念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练跳水,真勇敢;不怕风浪大,不怕海水寒;跳进大海里,来把珍珠捡。"然后,幼儿跳下来,捡起"珍珠"(字卡),大声念出珍珠宝宝的名字。如念对,得一小奖品。
注意事项:游戏要分组进行,每组幼儿不超过8人。
游戏规则:必须念完儿歌,才能往下跳。
2、游戏名称:摆图形
目的: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准备:字卡
玩法:教师将所学过的五六个字卡摆成一排请幼儿按顺序叫出字卡的名字,然后教师将字卡任意摆成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请幼儿说出某某边上的字卡名字叫什么?
3、游戏名称:看字卡作动作
目的:复习所学过的字卡。
准备:字卡
玩法:老师事先准备若干写有动作的卡片,如笑、跳,拍手...游戏开始,幼儿全体起立,老师一张张出示卡片,幼儿看卡片上的字词做动作,做对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拍手庆贺,作错的在黑板上记上一个符号,最后看看谁做的全对。
4、游戏名称:抢椅子
目的: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准备:字卡
玩法:教师将字卡贴在椅子背上,将椅子摆成圆圈,并请比椅子多一的幼儿站在椅子前面听音乐沿椅子作动作,音乐止,幼儿抢椅子,没抢到椅子的幼儿失败回到座位上,抢到椅子的幼儿念出自己椅子上的字卡,念对的继续做游戏,念错的回到座位上,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一名幼儿胜利。
5、游戏名称:飞行试验
目的:复习所学过的字卡
准备:字卡
玩法:教师将字卡贴在黑板的四周,其中每一张字卡都代表飞机飞行试验基地,开始,总指挥宣布飞行试验开始,随即飞机到达第一实验厂,如幼儿说出字卡飞机就继续进行飞行实验,如说错了飞机则停止进行修理直至学会这个字后方才继续飞行,最后到达目的后一起欢呼跳跃。
6、游戏名称:海底探宝 (适用班级:中、大班)
游戏目的:复习学过的字,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游戏准备:字卡、椅子、小奖品
游戏玩法:
教师先将字卡四散摆放在室内。幼儿站在小椅子上,集体念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练跳水,真勇敢;不怕风浪大,不怕海水寒;跳进大海里,来把珍珠捡。"然后,幼儿跳下来,捡起"珍珠"(字卡),大声念出珍珠宝宝的名字。如念对,得一小奖品。
注意事项:游戏要分组进行,每组幼儿不超过8人。
游戏规则:必须念完儿歌,才能往下跳。
8、游戏名称:点兵点将
游戏目的: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
游戏准备:字卡、小筐。
游戏玩法:两名幼儿将一小筐字卡反扣在桌上,并一字排开(根据字卡数也可并列几行)。用猜拳的方法分出胜负,胜者先开始游戏。边说儿歌"点兵点将,谁是我的好老将"边用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数字卡,点一个字读一个字音,当说到"将"时立即将右手食指所指的字拿起来认读,认对了,字卡放到自己跟前,认错了,继续反扣在原处,有第二名幼儿开始游戏,一人一次轮换进行。如数完字卡,儿歌未说完,继续返回从左向右点数。
9、找朋友幼儿手执一张字卡,跳"找朋友",找到能和自己手上的字组成词语的,站在一起,大声念,我们是"**"即词语
10、"登山"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山,山顶上画了一面红旗,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参加游戏,一组取名"神奇宝贝队",一组取名"数码宝贝队"(队名是学生们自己取的),每组学生轮流认一个字,每认对一个字,一方就向山顶前进一步,看哪一队先登上山顶,拿到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