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之歌同步练习
一、连一连。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例:疯——枫(枫树)
四、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中共介绍了几种树?请试着列出来:
六、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
桦( )树耐寒守( )边疆。
银杏水杉,
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中共有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参考答案如下
一、略
二、杨树 壮丽 木棉 桂花 松子
三、棉 棉花 桐 梧桐 杨 杨树 桂桂花 壮 壮士
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五、九种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金桂。
六、 1.南方 活化石 金桂
2.huà shǒu
3. 2 南方
七、示例:1.树大根深 古树参天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2.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2、《四季之美》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课时
一、判断下列加点字读音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改正。
kē línyì
窠里( ) 凛冽( ) 闲逸( )
二、读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hóng yùnxīnkuàng shényí
( ) ( ) ( )
xiányì pěng zhe yè mù jiàng lín
( ) ( ) ( )
三、读句子,找出错字并改正。
1.天空漂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荧火虫翩翩飞舞。
3.夕阳西沉,夜暮降临。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 lǐn√
二、黎明红晕心旷神怡闲逸捧着夜幕降临
三、1.漂——飘 2.荧——萤 3.暮——幕
同步练习(二)+答案
第二课时
一、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内容。
1.描写春天黎明天空的句子:
2.描写夏天飘雨夜晚的句子:
3.描写秋天大雁飞翔的句子:
4.描写冬天早晨的句子:
二、读一读,选一选。
A.动态描写B.静态描写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3.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三、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1.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3.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4.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升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二、1.B 2.A 3.A
三、表达了作者对四季之美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类文阅读(一)+答案
陕北八月天(节选)
史小溪
八月,陕北金灿灿的收获季节到了。
如果说陕北最美丽最明(湄媚)的季节是农家四月山丹丹花开的时候,那么,陕北最美丽最富(浇 饶)的季节是农家八月天。
当季节进入八月的时令,博大慈(祥 详)的黄土高原便摇曳着,鼓荡着,喧哗着,向你坦露出丰满、迷人的秋色。
唯有这个季节,高原才暂时隐去了她荒凉贫瘠的本色,向人们宽厚而无私地(奉 捧)献出果实和收获。
八月的高原,糜谷是黄灿灿的,高粱是红彤彤的,荞麦是粉楚楚的,棉花是白花花的,绿豆荚是黑玖玖的,白菜是绿莹莹的,玉蜀黍亮开自己金黄的肤色,烤烟袒露出它青油油的胸脯……五彩斑斓的秋色错落有致地塞满沟沟壑壑,山山洼洼,川川畔畔。轻风吹过,山洼沟壑[hè]的庄稼间,散发出甜蜜的气味;田野河谷,像少女的黄裙子燃烧灼灼。
田野上最后几株迟放的向日葵也黄澄澄的,吸引着几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充满黄色的芳香。宁静温馨的小径边,孩子们推着自己那用高粱秸穿南瓜折叠而成的独轮小车,尽是这样的小车,吱吱呀呀,黄皮子大南瓜旋转,旋转,徐徐地伸展……
(选自《旅游文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画“√”。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3.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
4.八月的高原向人们奉献了哪些果实?
5.请写出你积累的描写秋天的成语或诗句。
【参考答案】
1.媚 饶 祥 奉
2.黄灿灿 红彤彤 粉楚楚 白花花 黑玖玖 绿莹莹 金黄 青油油
3.比喻 陕北高原田野河谷金灿灿的颜色
4.示例:糜谷、高粱、荠麦、棉花、绿豆荚、白菜、玉蜀黍、烤烟、向日葵。
5.示例:秋高气爽秋色宜人 春华秋实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类文阅读(二)+答案
融雪(节选)
范泽木
一场大雪之后,世界忽然陷入荒凉。所有事物都躲在大雪的怀抱里。沉寂了一个夜晚后,太阳探头探脑地出来了。世界忽然一片光亮。山峦、田地、树木,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大地铺着厚厚的棉被,仿佛在哪里,你都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
等你细看的时候才发现,屋檐上、树叶上,已经有水珠悄悄地滑落。在阳光下,白雪再也坚守不住它的高贵。
我是从屋檐上感受到融雪的乐趣的。当瓦片上的雪开始融化,瓦楞里就开始涌出细细的雪水。屋檐前的雨水开始滴嗒成声。我们一群小孩在雨水里进进出出。假若水滴刚好掉入脖子,便会引起我们一阵一阵的惊叫。每一次进出,我们都显得小心而紧张,就像躲避横飞的子弹。
累了,我们就坐在庭院里休息。人还未坐定,山腰上就传来“哗哗”的声音。原来是树上的雪块开始坠落了。这里一处,那里一处,这边的雪还没有落尽,那边大块大块的雪已经开始滑落。一时间,远远近近的落雪声响成一片。山腰上细雪飞舞。那纷飞的细末,在阳光下发出好看的光芒。
我们再也不甘心就这样看着,于是拿了木棒去山腰上敲雪。棒子一落在树上,雪块就纷纷坠落。那些掉在地上的雪块就像一枚枚炸弹,迸出无数的雪花。那些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阳光把它们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霎时间,大树小树旁边开满了光彩夺目的花朵。
(选自《似水年华与泥土芬芳》中国经济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修饰词语填空。
( )的棉被 ( )地睡觉
( )的雪水 ( )地滑落
2.“探头探脑”的意思是 。像这样含有人体部位的四字词语还有 、 等。
3.在两个画线句中,“横飞的子弹”指的是 ,表现了 ;“一枚枚炸弹”指的是 ,这样比喻是因为 。
4.在选文中,孩子们是怎样享受融雪的乐趣的?
5.你和你的朋友们在雪中曾经有过哪些快乐的游戏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厚厚 安稳 细细 悄悄
2.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地探望 示例:牵肠挂肚 头重脚轻
3.屋檐上落下的水滴水滴很小,落下的速度很快掉在地上的雪块 雪块落在地上,就像炸弹落地一样,会迸裂开来
4.孩子们一起穿梭在屋檐前的水滴里,一起拿了木棒去山腰上敲雪,享受着融雪的乐趣。
5.示例:我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3、《牧场之国》同步练习
一、辨字组词。镶()膘()垠()低()
壤()漂()根()底()
挡()骏()漆()驰()
铛()俊()膝()池()
二、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战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当它们飞驰到远方。( )
3.到了旁晚,才看见有人架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扳凳,给严肃沉末的奶牛济奶。( )
4.金色的晚霞捕在西天,远处禺尔传来气笛声。(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严。( )
2.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3.形容面积很大,空旷,看不到边。( )
4.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
同步练习2
一、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问E.设问F.夸张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
3.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发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
二、修改病句。
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三、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悠然()赞许()欣赏()
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朗读时应用的语气,应重读的词是。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改写成反问句。(2)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如下】
一、镶(镶嵌)膘(肥膘)垠(一望无垠)低(低头)
壤(土壤)漂(漂亮)根(根本)底(湖底)
挡(抵挡)骏(骏马)漆(漆黑)驰(驰骋)
铛(铃铛)俊(俊俏)膝(膝盖)池(池塘)
二、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战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站)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 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掩)
3.到了旁晚,才看见有人架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扳凳,给严肃沉末的奶牛济奶。(傍 驾 默 挤)
4.金色的晚霞捕在西天,远处禺尔传来气笛声。(铺 偶 汽)
三、1.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严。(仪态端庄)
2.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悠然自得)
3.形容面积很大,空旷,看不到边。(辽阔无垠)
4.用尽目力向远处看。(极目远眺)
一、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C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A )
3.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发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B )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D )
二、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一条条的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三、1.悠闲 赞扬 观赏
2.赞美 真正
3.难道这不是真正的荷兰吗?突出了牧场之国自然景色的优美、闲适,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由衷赞美。
4、《场景歌》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我会拼,还能写。
花园 石桥 队伍 红旗 铜号
带领 毛巾 群众 孔洞 欢笑
二、比一比,再组词。
对(对错) 园(园丁)群(群众)岭(山岭)舰(军舰)
队(排队) 圆(圆形) 裙(衣裙) 领(领导) 艘(一艘)
三、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个)风车 一(棵)柳树 一(口)水井 一(头)大象
一(朵)雪花 一(辆)汽车 一(张)地图 一(份)文件
一(座)城市 一(面)红旗 一(条)马路 一(块)巨石
一(台)电脑 一(双)眼睛 一(个)广场 一(名)委员
一(支)神笔 一(件)事情 一(册)图书 一(双)手
一(只)小羊 一(朵)白云 一(个)气球 一(盒)粉笔
一(棵)树 一(张)椅子 一(张)小脸 一(堂)课
一(座)花园 一(首)歌曲 一(个)太阳 一(个)游戏
一(条)大鱼 一(棵)大树 一(阵)掌声 一(件)衣服
一(只)骆驼 一(册)书 一(张)纸 一(只)鸡
一(只)毛驴 一(个)脚印 一(滴)汗 一(首)歌
一(份)礼物 一(做)山峰 一(面)镜子 一(把)扇子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片片(树叶) 一把把(扇子) 一条条(河流)
一盆盆(鲜花)一个个(伙伴) 一块块(石头)
一只只(小鸟) 一枝枝(梅花)一棵棵(柳树)
一串串(葡萄) 一群群(绵羊) 一面面(红旗)
一座座(山峰) 一张张(报纸) 一件件(衣服)
一本本(课本)一盏盏(台灯) 一双双(小手)
一台台(电脑) 一包包(饼干)一张张(钞票)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的哪些量词表示数量多?行、丛、群、队
2、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海滩风景图,第三四句描写了一幅山村田园风景图,第五六句描写了一幅公园景色图,第七八句描写了一幅少先队员活动场面图。
3、为什么是一队“红领巾”而不是一条红领巾?
因为此处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而不是真的红领巾。
5、《拍手歌》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歌声 深处 九只
二、c l x m p y
三、雁(大雁) 世(世界) 熊(熊猫) 休(休息) 锦(锦鸡)
雀(麻雀) 也(也是) 能(能力) 体(身体) 棉(棉花)
第二课时
一、隹:(雁)( 雕)(鹰 )
鸟:(鸡)(鸭)(鹅)
二、你拍一,我拍一,乌鸦喜鹊要分清。
你拍二,我拍二,猫头鹰老鼠是天敌。
三、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它们。
同步练习二
6、《姓氏歌》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2
二、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万 ()()王 ()()
口 ()() 土 ()()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你姓( )?我姓( )。什么( )?( )。
四、重点段落品析。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填一填。
古月( ),口天( ),( )徐,( )许。
2.请你试着写一写。
子小( ),女生( )。
五、笑一笑,乐一乐。
笑话:曹先生喜欢与水先生散步,每次熟人遇到他们,熟人就说:“快跑呀,曹(潮)水来了。”
请你想一想,这则笑话里的“曹水”是指谁和谁?
[danger]参考答案如下[/danger]
一、我会写
略
二、根据提示写出姓氏。
木子(李)弓长(张)立早(张)耳东(陈)口天(吴)
古月(胡)文刀(刘)双木(林)言午(许)双口(吕 )
丘山(岳)关耳(郑)广龙(庞)木易(杨)舍予(舒)
女兆(姚)加贝(贺)鱼包(鲍)雨田(雷)木土(杜)
三、照样子,说一说。
例:什么徐?双人徐。
1、什么黄?草头黄。
2、什么何?单人何。
3、什么钟?金旁钟。
例:什么方?方向的方
4、什么梅?梅花的梅。
5、什么蓝?蓝天的蓝。
6、什么成?成功的成。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把文中的复姓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东方、慕容、上官、诸葛、司徒、欧阳
2、从文中(上千种)(遍四方)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中国的姓氏非常多。
参考答案:
一、姓 xìng 李 lǐ 张 zhāng 吴 wú 钱 qián 官 guān
二、方 方向 主 主要 日 日子 王 姓王
三、什么 李 李 木子李
四、胡 吴 双人 言午 孙 姓
五、曹先生和水先生
7、《杨氏之子》同步练习
21 杨氏之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 )聪惠。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梁( ) 惠( ) 诣( ) 乃( ) 禽( )
粱( ) 慧( ) 指( ) 奶( ) 离( )
三、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氏:
(2)甚:
(3)惠:
(4)诣:
(5)乃:
(6)设:
(7)曰:
(8)未:
(9)闻:
【答案】
一、shì shèn yì wèi yìng qín
二、梁国 高粱;实惠 智慧;造诣 手指;乃是 奶奶;家禽 离开
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2)甚:很,非常。(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4)诣:拜访,拜见。(5)乃:就;于是。(6)设:摆放,摆设。(7)曰:说。 (8)未:没有。 (9) 闻:听说。
第二课时
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l____ n____ ____ì ____èn q____
梁 乃 氏 甚 禽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________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闻:________
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1.注释:
(1)若:好像。奇爱:十分喜爱。
(2)以:把。乃:于是。
(3)欲:想,希望。知:明白。
2.思考: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
①何氏之庐也。庐:________________
②人问其故。故:_________________
③即遣还外。遣还: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liánɡ nǎi shì shèn qín
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2.示:给……看曰:说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3.未:没有闻:听见 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1)何晏七岁,象神童一样聪明智慧,魏武帝认为他很出色而很喜爱他。把何晏安置在皇宫里,想以此把他当儿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出一方形,自己坐在里面。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这是(我)姓何的房子。”魏武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他遣送出宫外了。
(2)①庐:房子。 这是(我)姓何的房子。
②故:原因。 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③遣还:送回,遣送。 立刻把他遣送出去。
8、树和喜鹊生字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只 zhǐ (只有) 窝 wō (鸟窝)
孤 ɡū (孤单) 单dān (单双)
种 zhònɡ(种树) 都 dōu (都是)
邻 lín(邻居) 居 jū(居住)
招zhāo (招手) 呼 hū (呼吸)
静 jìnɡ (安静) 乐 lè (快乐)
二、会写字及组词
单(单人)(单手)(单元)(书单)
居(居住)(同居)(后来居上)
招(招手)(招生)(招工)(不打自招)
呼(招呼)(呼叫)(呼气)(打呼)
快(飞快)(快门)(快马)(大快人心)
乐(快乐)(乐土)(可口可乐)(音乐)
三、易错字
居:部首是“尸”,不要写成“户”。
乐:由五笔组成,第二笔是“∟”。
四、多音字
乐 lè(快乐) yuè (音乐)
只 zhī(一只鸟) zhǐ(只有)
都 dōu(都是) dū (首都)
种 zhònɡ(种树) zhǒnɡ(种子)
五、近义词
从前—以前 孤单—孤独
邻居—街坊 招呼—呼唤
一起—一块 快乐—开心
六、反义词
单—双 从前—现在
亮—暗 快乐—伤心
安安静静—吵吵闹闹
七、偏旁部首
子(子字旁)(孔、孙、孤、孩)
丷(倒八)(单、羊、普、善、盖、姜)
八、词语意思
只有:仅有。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邻居:住家接进的人或人家。
招呼:呼唤。
安安静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九、课文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十、课后习题
1.朗读课文。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
因为这里有了很多树,很多喜鹊,喜鹊们很团结,每天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来,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 读一读,记一记。
孤单——这位孤寡老人一个人在家,实在太孤单了。
邻居——邻居家的小妹妹太可爱了
招呼——妈妈叫我招呼客人。
欢乐——小鸟在枝头欢乐地唱歌。
叽叽喳喳——鸟儿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安安静静——同学们在教室安安静静地看书。
每课一练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孤单)(邻居)(招呼)(快乐)(从前)
二、比一比,再组词
略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1、国王给孩子们的花种(zhǒng )是用开水煮过的。
2、爸爸种( zhòng )的芒果树结果了。
3、只(zhǐ )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4、我家养了一只(zhī )小花猫。
5、大海奏起了欢乐(lè )的乐( yuè )曲。
6、一( yì)棵树上有一(yí )个鸟窝。
四、照样子,写词语。
安安静静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高高兴兴 整整齐齐
好多好多 很多很多 讨论讨论 参考参考 了解了解
五、用正确的量词填空。
一( 棵 )树 一( 个 )鸟窝 一( 只 )喜鹊 一( 片 )树林
六、仿写句子
例: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1、树和喜鹊都很快乐。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爸爸喜欢看书和打羽毛球。
爸爸喜欢看书,也喜欢打羽毛球。
仿写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句式一致。
六、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1.选文中形容树数量多的词语是:好多好多。2、对上文理解正确的是(A)A.这里有好多树、鸟窝和喜鹊。
B.这里有好多喜鹊。
9、《树和喜鹊》同步练习
一、连线。
jìng wō lín zhāo
窝 邻 招 静
二、读一读,写一写。
例:高兴——高高兴兴
安静—— 孤单——
开心—— 叽喳——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也。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是一篇简短易懂的课文,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只有保护,多,才能改善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
五、重点段落品析。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1.想一想: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2.你有什么办法让树不孤单,喜鹊也不孤单?
六、猜一猜。
什么越洗越脏,不洗有人吃,洗了没人吃?
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
一、窝 wō 邻 lín 招 zhāo 静 jìng
二、安安静静 孤孤单单 开开心心 叽叽喳喳
三、我很好,她也很好。
四、快乐 鸟类 种树
五、1.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2.多种树,保护鸟类。
六、水
10、《我变成了一棵树》生字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一、生字组词
状zhuàng(形状、状物、现状、奖状)
狐hú(狐狸、狐疑、狐臭、狐假虎威)
狸lí(狸子、狸猫、河狸、老狐狸)
丁dīng(丁当、壮丁、园丁、人丁)
零líng(零落、零头、零件、零花钱)
巧qiǎo(巧妙、巧合、恰巧、花言巧语)
克kè(千克、克服、克扣、克敌制胜)
肠cháng(香肠、大肠、腊肠、牵肠挂肚)
继jì(继续、继任、继承、前赴后继)
续xù(连续、陆续、手续、续费)
抬tái(抬头、抬水、抬脚、抬轿子)
秘mì(秘诀、秘密、秘书、秘方)
密mì(密切、密电、精密、细密)
二、多音字
担dān (担心)dàn(担子)
了le(好了)liǎo(了解)
三、近义词
希望——期望 担心——担忧 容易——简单
失望——失落 奇怪——稀奇 了解——理解
秘密——机密
四、反义词
希望——失望 担心——放心 容易——困难
失望——如愿 了解——生疏 秘密——公开
五、理解词语
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失望: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奇怪: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一丝:形容极小或很少;一点儿。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麻烦:繁琐难办的事。
六、积累词语
“很~~很~~”式的词语
很大很大 很远很远 很小很小 很圆很圆
很近很近 很尖很尖 很细很细 很美很美
描写声音的“AABB”式的四字词语
断断续续 叽叽喳喳 乒乒乓乓 唠唠叨叨
嘟嘟囔囔 吵吵闹闹 哔哔剥剥 滴滴答答
嚓嘎嚓嘎 叽叽呱呱
七、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不想回家吃饭,想变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第一部分(5-12):写“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鸟窝。
第一部分(13-23):写“我”饿了,流下了口水,妈妈早就发现了“我”。
八、句子解析
1.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一点儿都不”强调英英只想玩儿,不想吃饭。
2.“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
“嗓门”是嗓音的意思,说明妈妈提高了嗓音喊英英吃饭。
3.我真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完全是因为不想自己在玩儿的时候有人叫自己吃饭。
4.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各种形状”说明树上的鸟窝是各种各样的,这是多么有趣啊!
5.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它们”指的是各种形状的鸟窝。鸟窝在枝头跳起了舞,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了英英丰富的想象力和快乐的心情。
6.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只……就……”表明住进鸟窝里是极其容易的事情。对人们提出的疑问给出明确的答案,“弯下腰”就可以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7.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心跳震动的鸟窝“一动一动”,甚至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显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突出英英紧张的心理。
8.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乌窝里。
“顺”在这里是“沿着”的意思,妈妈沿着轻轻垂下的树枝爬上来。妈妈沿着低垂的树枝很容易地爬上来,住进了三角形鸟窝里。
九、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2.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妈妈喊英英吃饭的声音?
作者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妈妈只想让英英赶紧吃饭,英英只想好好玩儿,为下文英英想变成树做铺垫。
3.英英变成树以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象。
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窝;
妈妈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
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和它们 一起啧吧啧吧地吃;
小动物们讨论哪里来的水滴。
4.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作者为什么用“跳起了舞”而不用“摇晃”或“晃动”呢?
“跳起了舞”是拟人的写法,不但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表达出对这些鸟窝的喜爱之情。“摇晃”“晃动”则没有这种效果。
5.为什么我会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因为我看见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们,还和它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我早已经肚子饿得咕咕叫,所以想吃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尤其是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6.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哪来的这一部分?可以删掉不写吗?
这一部分不能删掉,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的尿、大树的眼泪,可就偏偏猜不到这是大树看到好吃的流出的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英英“变成了树真麻烦”这一想法。
7.你是怎样理解“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的?
从“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对我眨了一下眼睛”可以看出妈妈早已经知道这棵树是英英变的,联系课文开头,妈妈知道英英不喜欢吃饭才变成了树,于是带了很多好东西住到鸟窝,又故意分给小动物,和它们一起啧吧啧吧地吃,目的就是引起英英的食欲。英英终于明白了“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十、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窝;
妈妈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
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和它们 一起啧吧啧吧地吃;
小动物们讨论哪里来的水滴。
2.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如果我会变,我要变成神笔马良。我拿起神笔画一条神龙,骑着神龙来到了沙漠。在那画一个强效吸尘器,对着沙漠,说声“吸”,这些沙子全部被吸进强效吸尘器里。然后画上绿草、大树、小河、蓝天……什么?环境好,可是太冷清?别着急我还会画上地上跑的小动物,天上飞的鸟儿。再画上房子、游乐园、电影院……怎么?你想来住?欢迎啊!
十二、破折号的用法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递进。
3.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4.表示声音的延长。
“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每课一练
11、《田家四季歌》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二、辨一辨,并组词。
三、给加点的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1.花开草长( )蝴蝶飞。
2.妈妈有一头长( )长的秀发。
3.星期天,我们去看了一场( )电影。
4.麦场( )在我们村的西边,一到麦收季节,人们就忙乎开了。
四、照样子,写句子。
身体虽辛苦,心理喜洋洋。
虽 。
五、课文整体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春天一年农事了
夏天稻上场
秋天花开草长
冬天采桑插秧
六、重点段落品析。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 ),大家笑盈盈。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照样子,写一写。
笑盈盈
3.从这短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冬季里,所有的农事都已经 。
(开始 结束)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你能写出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参考答案
一、略
二、季节吹风 归来农忙
李子 吃饭扫地 死亡
三、 1.zhǎng 2.cháng 3.chǎng 4.cháng
四、坏事虽小,也不要去做。
五、略
六、1.liǎo 2.绿油油 胖乎乎热乎乎 3.结束
七、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燕。
12、树之歌同步练习
一、连一连。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例:疯——枫(枫树)
四、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中共介绍了几种树?请试着列出来:
六、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
桦( )树耐寒守( )边疆。
银杏水杉,
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中共有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参考答案如下
一、略
二、杨树 壮丽 木棉 桂花 松子
三、棉 棉花 桐 梧桐 杨 杨树 桂桂花 壮 壮士
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五、九种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金桂。
六、 1.南方 活化石 金桂
2.huà shǒu
3. 2 南方
七、示例:1.树大根深 古树参天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2.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13、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 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默读课文。感受想象的有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5.能仿照课文编想象力丰富的故事。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状:zhuàng(形状、状物、现状)
狐:hú(狐狸、狐疑、狐假虎威)
狸:lí(狸子、狸猫、河狸)
丁:dīng(丁当、壮丁、园丁)
零:líng(零落、零头、零件)
巧:qiǎo(巧妙、巧合、花言巧语)
克:kè(千克、克服、克敌制胜)
肠:cháng(香肠、大肠、牵肠挂肚)
继:jì(继续、继承、前赴后继)
续:xù(连续、陆续、手续费)
抬:tái(抬头、抬水、抬脚)
麻:má(麻雀、麻花、麻烦)
烦:fá(烦恼、烦闷、厌烦)
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希:xī(希望、希冀、希奇)
痒:yǎng(痒痒、发痒、无关痛痒)
鳄:è(鳄鱼、扬子鳄)
醋:cù(米醋、糖醋、酸醋)
四、多音字
担:dān (担心)dàn(担子)
了:le(好了)liǎo(了解)
担:dān (担心)dàn(担子)
五、近义词
希望——期望 担心——担忧 容易——简单
失望——失落 奇怪——稀奇 了解——理解
秘密——机密
六、反义词
希望——失望 担心——放心 容易——困难
失望——如愿 了解——生疏 秘密——公开
七、理解词语
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失望: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奇怪: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一丝:形容极小或很少;一点儿。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麻烦:繁琐难办的事。
八、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不想回家吃饭,想变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第一部分(5-12):写“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鸟窝。
第一部分(13-23):写“我”饿了,流下了口水,妈妈早就发现了“我”。
九、句子解析
1.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一点儿都不”强调英英只想玩儿,不想吃饭。
2.“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
“嗓门”是嗓音的意思,说明妈妈提高了嗓音喊英英吃饭。
3.我真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完全是因为不想自己在玩儿的时候有人叫自己吃饭。
4.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各种形状”说明树上的鸟窝是各种各样的,这是多么有趣啊!
5.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它们”指的是各种形状的鸟窝。鸟窝在枝头跳起了舞,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了英英丰富的想象力和快乐的心情。
6.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只……就……”表明住进鸟窝里是极其容易的事情。对人们提出的疑问给出明确的答案,“弯下腰”就可以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7.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心跳震动的鸟窝“一动一动”,甚至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显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突出英英紧张的心理。
8.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乌窝里。
“顺”在这里是“沿着”的意思,妈妈沿着轻轻垂下的树枝爬上来。妈妈沿着低垂的树枝很容易地爬上来,住进了三角形鸟窝里。
十、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2.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妈妈喊英英吃饭的声音?
作者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妈妈只想让英英赶紧吃饭,英英只想好好玩儿,为下文英英想变成树做铺垫。
3.英英变成树以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象。
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窝;
妈妈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
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和它们 一起啧吧啧吧地吃;
小动物们讨论哪里来的水滴。
4.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作者为什么用“跳起了舞”而不用“摇晃”或“晃动”呢?
“跳起了舞”是拟人的写法,不但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表达出对这些鸟窝的喜爱之情。“摇晃”“晃动”则没有这种效果。
5.为什么我会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因为我看见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们,还和它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我早已经肚子饿得咕咕叫,所以想吃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尤其是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6.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哪来的这一部分?可以删掉不写吗?
这一部分不能删掉,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的尿、大树的眼泪,可就偏偏猜不到这是大树看到好吃的流出的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英英“变成了树真麻烦”这一想法。
7.你是怎样理解“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的?
从“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对我眨了一下眼睛”可以看出妈妈早已经知道这棵树是英英变的,联系课文开头,妈妈知道英英不喜欢吃饭才变成了树,于是带了很多好东西住到鸟窝,又故意分给小动物,和它们一起啧吧啧吧地吃,目的就是引起英英的食欲。英英终于明白了“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十一、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后经历的有趣的事情,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