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与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易读错的字
钻(zuān)进去 筋(jīn)疲力尽
街坊(fáng)挡(dǎng)住
劝(quàn)告 窟窿(lóng)
亡(wáng)羊补牢(láo)
揠(yà)苗助长 磨坊(fáng)
愿(yuàn)意 审(shěn)视
半晌(shǎng) 座(zuò)位
教诲(huì)
二、易写错的字
愿: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撇稍长,不是上下结构。
突:下面是个“犬,”不是“大”。
摆:注意右边“罢”字上面框内是两竖。
三、会写词语
筋疲力尽 明白 亡羊补牢 劝告 钻进
丢失 麦子 应该 伯伯 飞快 为难 身边
四周 立刻 突然 吃惊 认真 脚步 难为
情亲 图画 老师 讲桌 座位 哈哈大笑
五角星 然后 神情 发现 角度
四、多音字
尽 jìn(尽头) jǐn(尽管)
累 lěi(积累) lèi(劳累)
圈 juàn(羊圈) quān(圆圈)
难 nàn(灾难) nán(为难)
坊 fāng(街坊) fáng(磨坊)
没 méi(没有) mò(淹没)
倒 dǎo(跌倒) dào(倒水)
角 jiǎo(角度) jué(角色)
五、形近字
劳(监牢) 丢(丢失) 该(应该)
宋(宋朝) 去(回去) 咳(咳嗽)
突(突然) 课(上课) 座(座位)
空(空间) 棵(一棵) 坐(坐下)
六、近义词
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巴望—盼望
焦急—着急 急忙—连忙 后悔—懊恼
愿意—乐意 挡住—拦住 认真—仔细
教诲—教导 准确—精确 严肃—严厉
七、反义词
焦急—着急 枯—荣 后悔—无悔
认真—马虎 深—浅 亲切—冷漠
严肃—和蔼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收住)脚步 (驮起)口袋
(甩甩)尾巴 (挡住)去路
2. 形容词搭配:
(高兴)地说 (吃惊)地问
(顺利)地过河 (自言自语)地说
(和颜悦色)地说 (开开心心)地画
九、词语归类
1.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2.ABAC式的词语:
自言自语 各式各样 有声有色
全心全意 一心一意
十、句子积累
1.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并列关系)
2. 感叹句:
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3. 反问句: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
4. “把”字句:
(1)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2)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
十一、考点提示
1.《寓言二则》《画杨桃》的课文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小马过河》中小马和老牛、松鼠的对话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同步练习1
[danger]参考答案如下[/danger]
1.c iānɡ sh 厂 房屋 ué ǎi áo 穴 洞穴
2.(1)①眉开眼笑 ②破涕为笑 ③捧腹大笑 ④开怀大笑
(2)嘲 狂 傻 眯眯 呵呵 嘻嘻
(3)示例: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3.(1)相近 灾难 柔软 教诲
(2)相反 男女 老少 远近
4.(1)B (2)A (3)CD
5.(1)①有定位 ②才艺 不如人 当 ③衣服 不如人
(2)戴帽子要戴端正纽必结
衣服扣子要扣好 袜与履,俱紧切
袜子穿平整,鞋带要系紧 冠必正
(3)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6.(1)有太阳的好天气 下雨的好天气
(2)大儿子不能晒果脯了 小儿子的雨伞就卖不出去了
(3)A
7.(1)② ① ① ③
(2)①× ②√
附听读短文: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当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看见了,上前问道:“牛哥,他出多少斤山芋请你背他?”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重千斤啊!”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2、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与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易读错的字
钻(zuān)进去 筋(jīn)疲力尽
街坊(fáng)挡(dǎng)住
劝(quàn)告 窟窿(lóng)
亡(wáng)羊补牢(láo)
揠(yà)苗助长 磨坊(fáng)
愿(yuàn)意 审(shěn)视
半晌(shǎng) 座(zuò)位
教诲(huì)
二、易写错的字
愿: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撇稍长,不是上下结构。
突:下面是个“犬,”不是“大”。
摆:注意右边“罢”字上面框内是两竖。
三、会写词语
筋疲力尽 明白 亡羊补牢 劝告 钻进
丢失 麦子 应该 伯伯 飞快 为难 身边
四周 立刻 突然 吃惊 认真 脚步 难为
情亲 图画 老师 讲桌 座位 哈哈大笑
五角星 然后 神情 发现 角度
四、多音字
尽 jìn(尽头) jǐn(尽管)
累 lěi(积累) lèi(劳累)
圈 juàn(羊圈) quān(圆圈)
难 nàn(灾难) nán(为难)
坊 fāng(街坊) fáng(磨坊)
没 méi(没有) mò(淹没)
倒 dǎo(跌倒) dào(倒水)
角 jiǎo(角度) jué(角色)
五、形近字
劳(监牢) 丢(丢失) 该(应该)
宋(宋朝) 去(回去) 咳(咳嗽)
突(突然) 课(上课) 座(座位)
空(空间) 棵(一棵) 坐(坐下)
六、近义词
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巴望—盼望
焦急—着急 急忙—连忙 后悔—懊恼
愿意—乐意 挡住—拦住 认真—仔细
教诲—教导 准确—精确 严肃—严厉
七、反义词
焦急—着急 枯—荣 后悔—无悔
认真—马虎 深—浅 亲切—冷漠
严肃—和蔼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收住)脚步 (驮起)口袋
(甩甩)尾巴 (挡住)去路
2. 形容词搭配:
(高兴)地说 (吃惊)地问
(顺利)地过河 (自言自语)地说
(和颜悦色)地说 (开开心心)地画
九、词语归类
1.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2.ABAC式的词语:
自言自语 各式各样 有声有色
全心全意 一心一意
十、句子积累
1.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并列关系)
2. 感叹句:
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3. 反问句: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
4. “把”字句:
(1)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2)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
十一、考点提示
1.《寓言二则》《画杨桃》的课文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小马过河》中小马和老牛、松鼠的对话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同步练习1
[danger]参考答案如下[/danger]
1.c iānɡ sh 厂 房屋 ué ǎi áo 穴 洞穴
2.(1)①眉开眼笑 ②破涕为笑 ③捧腹大笑 ④开怀大笑
(2)嘲 狂 傻 眯眯 呵呵 嘻嘻
(3)示例: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3.(1)相近 灾难 柔软 教诲
(2)相反 男女 老少 远近
4.(1)B (2)A (3)CD
5.(1)①有定位 ②才艺 不如人 当 ③衣服 不如人
(2)戴帽子要戴端正纽必结
衣服扣子要扣好 袜与履,俱紧切
袜子穿平整,鞋带要系紧 冠必正
(3)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6.(1)有太阳的好天气 下雨的好天气
(2)大儿子不能晒果脯了 小儿子的雨伞就卖不出去了
(3)A
7.(1)② ① ① ③
(2)①× ②√
附听读短文: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当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看见了,上前问道:“牛哥,他出多少斤山芋请你背他?”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重千斤啊!”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3、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第三单元知识点同步练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燥(zào) 适(shì) 雅(yǎ) 吻(wěn) 概(gài)
逆(nì) 超(chāo) 缸(gāng) 隙(xì) 掀(xiān)
末(mò) 副(fù) 钳(qián) 搏(bó) 较(jiào)
腹(fù)
(2)难写的字
醒:左边是“酉”,不要少写一横。
寿:第四笔是一撇,不要写成竖和撇。
示:下边是“小”,竖钩不要出头。
建: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廴”,不要写成“辶”。
蜜:部首是“虫”,不要写成“山”。
辨:左中右结构,中间是“”,不要写成“讠”。
途:半包围结构,部首是“辶”,不要写成“廴”。
(3)多音字
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同步练习
阅读专项练习
在泰国看大象表演,真是令人欢乐开怀的美妙享受。
大象的确是( )的表演家。它们结队而出,甩起长鼻子,扇动大耳朵,踏着音乐节拍,跳起舞来。接着,又一个个出场献技,有的吹口琴,有的做体操,有的过独木桥。( )的节目,赢得了满堂喝彩。
最有趣的是大象踢足球。有头大象看来临门一脚的功夫欠佳,几次射门,都踢飞了。它索性用鼻子钩着球,绕开驯象师,把球放在离球门不远的地上,用又粗又笨的脚轻轻一拨,破门了。这头憨厚而又聪明的大象,让观众们笑得前俯后仰。
人和大象的拔河比赛尤为激动人心。几十人小伙子组成一方,一齐拉紧了绳子,要和另一端的一头大象比试。“一、二、三!”比赛开始了。年轻人一齐发力,齐刷刷地向后倒去。大象却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绳子中间的红结慢慢向年轻人这方移动。观众们有节奏地高喊“加油!加油!”,期待着出现战胜大象的奇迹。大象岂肯示弱,它猛一使劲,众人一方招架不住,几十个人摔倒在地,只得认输。
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是大象过人表演。场子中央并排放着八张凉席,凉席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米。有幸睡上凉席的八个人中,有年轻小伙子,有上了年纪的老者,还有一黄头发蓝眼睛的女郎。他们一个个凝神屏息,等待着惊心动魄的那一刻。只见两头披红戴绿的大象,一前一后,抬起粗壮如柱的腿,稳健而准确地跨过了一个个人体。有头大象用长鼻子在一个少年身上从头到脚扫了一遍,又抬起一只脚按在少年的肚子上。全场突然静了下来,人们都为那少年捏了一把汗。这时,大象在少年肚子上轻轻按摩了两下,又继续前行,有惊无险的一幕过去了。
表演结束后,大象对送来香蕉的观众彬彬有礼地鞠躬致谢。有些观众没带食物,就投以钱币,大象见了,就用鼻子卷起来,跑到附近的水果摊买香蕉吃。
解题步骤
1.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找出关键语句。
3.对关键语句进行改造,概括段意。
练习题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精彩纷呈 名不虚传 津津乐道
2.文中的大象表演了哪些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概括选文第3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大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精彩纷呈 名不虚传
2.大象表演了跳舞、吹口琴、做体操、过独木桥、拔河、过人等节目。
3.人和大象进行了激烈的拔河比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怎样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有:借助关键语句、分层概括、连接关键词语等。这里所用的是借助关键语句的方法。我们读了第3自然段后,会发现第1句话是这一段的关键句,下面的内容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但这句话不能直接拿来用,要稍加改造,改成“人和大象进行了激烈的拔河比赛”,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了。
4.大象很聪明,会表演节目,还会拿着钱买香蕉;很有礼貌,对观众鞠躬致谢。
5、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知识点同步练习
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清朝学者王懿荣
甲骨文是盛行于殷商时代的刻在甲骨上的一种古老的文字,是发现的。
汉字在不同的阶段的特点
:
甲骨文:
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具有早期汉字的特点: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随意性大。
金文:
又称铜器铭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其特点是: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和美观。
小篆:
是我国最早的统一文字,是秦统一六国后的文字。其特点是: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
隶书:
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啊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
楷书:
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汉字的演变趋势:
汉字的发展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书法欣赏:
智永楷书《千字文》:智永是王羲之后人,书传家法,对后世书法影响甚远。董其昌评价其字“力透纸背”,苏轼评其字“精能之至,返造疏淡”,何绍基评曰“含蓄而极富韵律意趣”。智永楷书,易上手易转体,自然舒展,而其楷书《千字文》堪称典范,是一千多年来最佳版本。
怀素草书《千字文》:此卷为其暮年所书。落笔饱满、使转自如、不露锋芒、虚灵高古、平淡清远,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空灵境界。
文征明行书《千字文》:每一字之落笔,由牵丝中可见,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历代名书法家名作: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为《研山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卷》;欧阳询,其代表作为《九成宫泉铭》;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
知识拓展:
欣赏作品不仅要体会作品点画、结字、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了解作品的师承,流派、风格,还要通过作品去感受书法家的气质、情感以及审美追求。
第一,欣赏线条质量,从中观察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
第二,欣赏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体现的作者的意趣和哲理。
第三,欣赏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第四,欣赏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纪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美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研究报告的格式:
研究报告包括标题和正文两大部分。
正文又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前言部分一般是先提出问题,也就是写清楚研究的目的。主体部分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把步骤写清楚。结尾写出研究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1.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已经有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
3.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4.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我国文化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
5.调查报告由、、、、等几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
1.三千多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2.河南 龙骨
3.清朝 王懿荣
4.甲骨文 甲骨学
5.标题、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的整理、研究结论
6、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教学内容精讲同步练习
知识点
字词:
外甥(shēng) 迂(yū)回
剖(pōu)析 国子监(jiàn) 浩瀚如海
字谜七则:
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
②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坐)
③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 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也)
④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哥哥有,弟弟无。周家有,李家无。(口)
⑤一个人站在大树下。(休)
⑥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斗)
⑦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默)
猜字谜常用的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
(1)组合法是根据字谜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山上还有山。”我们可以根据部件“山、山”上下相连,组成“出”。
(2)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竹林下面一蜻蜓”。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上面加上“竹”,就是“竿”。
(3)会意法是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展开联想。比如:“傍晚的太阳”猜一个字。傍晚的太阳就是太阳落到西面了,谜底就是“晒”。
猜字谜的时候,这三种方法往往结合起来运用。
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表示解释、说明,像谜底。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部分,把后一部分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歇后语可以分为喻义性歇后语和谐音性两大类。
词语解释:
枇杷:常绿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小,白色。果实淡黄色或橙黄色,外皮上有细毛。生长在较温暖的地区,果实可以吃,叶子和核可入药。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琵琶:弦乐器,用木料制成,有四根弦,下部为瓜子形的盘,上部为长柄,顶端弯曲。
同音词是“同音异义词”的别称,是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毫无联系的一组词。
造字法: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但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的东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
“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
“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当文字继续发展时,象形和指事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更多意思,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用作“自己”的“自”。
步练习1
同
一、读一读,猜一猜。(猜字谜)
1.字谜:七十二小时。猜一字,谜底是:( )
2.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谜底是:( )
3.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猜一字,谜底是:( )
4.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谜底是:( )
二、下面的歇后语用到了有趣的谐音现象,你能把它们的后半部分补写出来吗?
1.孔夫子搬家——
2.小葱拌豆腐——
三、读一读,做一做。
滥改成语,其害无穷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
如今迈步都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线连一连吗?
衣衣不舍 某布衣店
随心所浴 某蛋糕广告
万室俱备 某房产公司广告
步步糕升 某洗浴中心广告
衣布到位 服装店广告
2.你觉得这样的广告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一、读一读,猜一猜。(猜字谜)
1.字谜:七十二小时。猜一字,答案是:晶
2.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答案是:雷
3.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猜一字,答案是:明
4.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答案是:告
二、1.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三、1.衣衣不舍──服装店广告
随心所浴──某洗浴中心广告
万室俱备──某房产公司广告
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
衣布到位──某布衣店
2.答案不唯一,有道理即可。
同步练习2
一、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完成填空。
(1)汉字产生于( )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 )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 ),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 )、( )、( )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二、读一读,猜一猜。(猜字谜)
1.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谜底是:( )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猜一字,谜底是:( )
3.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谜底是:( )
4.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猜一字,谜底是:( )
三、下面的歇后语用到了有趣的谐音现象,你能把它们的后半部分补写出来吗?
1.三九天穿裙子——
2.飞机上敲铜锣——
3.墙头上挂狗皮——
4.秃子打伞——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1.这里的谐音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字。
2.从这刻谐音小故事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地主_________的性格。
3.请你搜索资料,找一个谐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巧设字谜:
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烬:。
(2)焚 :。
(3)姓:。
(4)景:。
(5)卡:。
(6)胡:。
参考答案:
一、(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二、1.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答案是:出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猜一字,答案是:思
3.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答案是:尖
4.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猜一字,答案是:默
三、1.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2.飞机上敲铜锣——名(鸣)声远扬
3.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画)
4.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四、1.鸡 稽 机 2.贪婪 3.略
五、(1)烬:被火烧光。
(2)焚 :火烧森林。
(3)姓:女同学。
(4)景:京城是晴天。
(5)卡:上下不分家。
(6)胡:古时一明月。
7、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与同步练习
单元知识点
[danger]一、字词盘点[/danger]
1.字
(1)难读的字
吾(wú) 弗(fú) 膑(bìn) 讽(fěng) 蔑(miè)
肆(sì) 桅(wéi) 龇(zī) 咧(liě) 唬(hǔ)瞄(miáo)
(2)难写的字
“矛”:不要写成“予”。
“丧”:下部是“”,不要在横下多写一撇。
“耀”:“光”的末笔是竖提,“翟”下部是“隹”,共四横。
“蔑”:上中下结构,下部是“戍”,不要写成“戊”。
“赢”:部件较多,依次是“亡、口、月、贝、凡”。
“艘”:左部“舟”为部首时,长横不出头,“叟”上部的短竖要出头。
“桅”:“木”做部首时末笔撇变成点。
“钩”:右部是“勾”,不要写成“勺”。
(3)多音字
[danger]2.词[/danger]
(1)必须掌握的词
夸耀 讥讽 轻蔑 赢了 一艘 航行 放肆帽子
桅杆 吓唬 钩住 扭着 船舱 海鸥瞄准
龇牙咧嘴 自相矛盾 瞪了一眼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哭笑不得 心惊胆战得意扬扬
(2)近义词
誉~赞 坚~硬 约定~商定 依次~顺次
扫兴~败兴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情形~情况
挖苦~嘲讽 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主意~办法
得意扬扬~洋洋自得 夸耀~炫耀 讥讽~讥笑
轻蔑~轻视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调换~改换
模仿~仿照 显然~明显 放肆~放恣
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眼巴巴~眼睁睁
吓唬~恐吓 灵巧~伶俐 心惊胆战~心惊肉跳
(3)反义词
誉➝贬 失败➝成功 扫兴➝尽兴
垂头丧气➝得意扬扬 胸有成竹➝束手无策
输➝赢 挖苦➝称赞 轻蔑➝重视
风平浪静➝波浪滔天 放肆➝收敛
哭笑不得➝泰然处之 灵巧➝笨拙
心惊胆战➝泰然自若 勇敢➝怯弱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次比赛 三场比赛 一匹马 一支枪
一只大猴子 一声锣响 二十来个水手
第一根横木
②修饰词
勇敢的水手 桅杆的顶端 疑惑地看着
胸有成竹地说 轻蔑地说 得意扬扬地夸耀
眼巴巴地望着 觉得很扫兴 吓得大叫了一声
笑得很开心 笑得更欢 气得脸都红了
③动词
喜欢赛马拍着他的肩膀 瞪了他一眼
讥讽田忌 打海鸥 瞄准儿子 追猴子
摘下帽子 攀着绳子 抓着桅杆 爬上桅杆
钩住绳子 调换顺序
④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眼巴巴
类似的词语:皱巴巴 胖嘟嘟 懒洋洋
ABCC式词语:得意扬扬
类似的词语:文质彬彬 生机勃勃 死气沉沉
言之凿凿 气势汹汹
描写神态的词语: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得意扬扬
哭笑不得 龇牙咧嘴
类似的词语:眉飞色舞 全神贯注 大惊失色
兴高采烈 神采奕奕
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心惊胆战 胸有成竹
类似的词语:手舞足蹈 眉开眼笑 膀大腰圆
心花怒放 张口结舌
[danger]二、佳句积累[/danger]
1.语言描写
(1)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这是孙膑对田忌赛马失败后说的一段话。透过孙膑的语言,我们得知孙膑在观看比赛时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用心思考。
(2)孙膑还没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抱怨的语气。
这是对田忌的语言描写,写出了田忌比赛失败后的沮丧心情以及对孙膑的误解。朗
2.神态描写
(1)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得意扬扬”“夸耀”“讥讽”写出了齐威王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轻蔑的语气。
(2)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气得脸都红了”写出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十分生气,为后面孩子做出冒险的举动埋下伏笔。
(3)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吓呆了”这是对水手们神态的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和事态的严重。
3.动作描写
(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跳到”“摘下”“戴”“爬上”写出了猴子动作的敏捷,表现了猴子的机灵与顽皮。
(2)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生气已经让孩子失去了理智,他为了得到自己的帽子,孤注一掷,把自己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4.比喻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这句话写出了孩子跳入水中时的动作又快又猛。
[danger]三、考试热点[/danger]
1.《自相矛盾》常常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和用现代汉语来说说文中句子的含义,或是考查课文理解以及寓意。
2.《田忌赛马》常常考查关于描写人物语言、神态的句子的分析,以及孙膑安排赛马顺序时的思维方式。
3.《跳水》常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
考试点睛:厘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是常见的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3)梳理故事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性语句。
[danger]四、“1+X”阅读[/danger]
推荐篇目:文燕《最佳路径》
推荐理由:《最佳路径》讲述的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设计法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后来受到买葡萄的老奶奶“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的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设计策略,最终所形成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文章语言朴实简明,情节清晰明了。格罗培斯设计路径的过程中体现了他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路径的设计策略中闪耀着他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阅读方法: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阅读时可以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最佳路径的产生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人性的光辉。
[danger]同步练习1[/danger]
[danger]一、交流平台[/danger]
1.选一选,再填空。
(1)《跳水》中船长为什么逼迫孩子跳海?( )
A.因为孩子太贪玩,爬到桅杆上了。
B.因为船长对孩子的行为很生气。
C.因为只有逼迫孩子跳进大海,才能更安全地救孩子。
(2)《田忌赛马》中孙膑为什么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
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 )
A.孙膑随意试试看是否能行。
B.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经过
认真思考想到用这个方法。
C.孙膑从书中借鉴的方法。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问题,你将怎样解决呢?
(1)一个周末,明明和小华在草地上踢足球。小华用力过猛,只见
足球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落到了草地外小坡处的一个坑里。
虽然坑不是很大很深,但他们的手怎么也够不着。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的一天,小力和妹妹在池塘边捉蚂蚱玩,妹妹脚一滑,不
小心掉进了池塘,妹妹吓得手脚乱划。这时小力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nger]参考答案[/danger]
一、1.(1)C
(2)B 示例: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2.示例:(1)可以往坑里灌水,让足球浮上来,这样就能取到足球了。 (2)找块木板丢进水里,让妹妹抓住,然后赶紧呼救,找大人帮忙。
二、1.困难 艰苦 说 言之成理 歌曲 乐曲 回答 应答 坚硬 坚固 原因 缘故 防守 守候
2.(1)①体会到时间的久远及时间过得很快。 ②体会到每一分钟对“我和爸爸”都是煎熬,“我和爸爸”很担心,很不安。 (2)示例:我今早睡过了头,上学快要迟到了,可路上偏偏遇到了红灯,一秒,两秒,三秒……我感觉今天的红灯变得特别慢。
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
弱冠 ——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级
而立——三十岁
不惑——人四十岁
花甲——人六十岁
古稀——人七十岁
期颐——人一百岁
四、略
8、二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生字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读一读,记一记
鲜花 邮递员 先生 原来 大树
邮局 东西 太太 做客 惊奇
快活 去年 美好 礼物
二、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鲜(鲜花 鲜艳) 邮(邮政 邮局)
递(快递 邮递员)员(人员 员工)
原(原因 原来) 叔(大叔 叔叔)
局(邮局 局部) 堆(土堆 堆积)
礼(礼物 礼貌)
三、易错字
字音
包裹(guǒ) 一堆(duī)
懊丧(sàng) 花籽(zǐ)
字形
“局”的第四笔是“”。
“堆”的最右边是四横。
四、多音字
种zhǒng(种子) zhòng(种树)
奶奶把牡丹花的种(zhǒng)子种(zhòng)到了花盆里。
五、近义词
懊丧—懊悔 美好—美妙 快活—快乐
正巧—恰巧 惊奇—惊讶 赶紧—赶快
绚丽多彩—五颜六色
六、近义词
懊丧—振奋 快活—伤心
绚丽多彩—暗淡无光
七、词语搭配
一个包裹 一堆颗粒 一条小路 一片鲜花
寄包裹 领包裹 骑摩托车
绚丽多彩的鲜花 美好的礼物
惊奇地说 奇怪地问 快活地蹦跳
八、好句积累
1) 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2) 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九、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鲜花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礼物。教育学生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
每课一练
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 jú chuán dì chénɡ yuán yuán lái shū fù
(邮局) (传递) (成 员) (原来 ) (叔父)
xiān huā tǔ duī lǐ wù pò huài xuàn lì
(鲜花) (土堆) (礼物) (破坏) (绚丽)
二、在括号里填上和划线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1.看到我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夺得金牌时,我非常兴奋,当看到他们错失金牌时,我会很(懊丧)。
2.八点半,我(正巧)赶到车站,不巧的是客车提前出发了。
三、照样子,写词语。
(1)五颜六色(含有数字):万紫千红 三言两语 七嘴八舌
(2)花朵簇簇(ABCC式):果实累累 人才济济 相貌堂堂
请从上面选择一个词语造句:略
四、根据课文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是鼹鼠先生说的。(×)
(2)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松鼠太太门前的小路上蹦啊跳啊。(√)
五、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空。
A.长颈鹿大叔 B.松鼠太太 C.鼹鼠先生
(1)(A)给(C)寄来了一个包裹。
(2)(B)发现(C )的包裹破了,里面什么也没有。
A.狐狸太太 B.鼹鼠先生 C.刺猬太太 D.松鼠太太
(3)(B)先路过(C)家,接着经过(A)家,最后来到(D)门前。
A.鲜花 B.花籽
(4)(B)是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它漏在了一条小路上,现在这条小路成了一条开满(A)的小路。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花。
(1)房子旁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2)山坡上两排挺拔的杨树。
(3)蓝天上飘着一大片洁白柔软的云朵。
(4)小河里有一群自由自在的鱼儿。
(5)田野上有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
例: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6)这是谁丢的钱包?真不小心!
例: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7)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啊!
六、阅读理解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松软的泥土 碧绿的春装 娇艳的桃花
2.这篇短文写了小草、柳树、桃花和玉兰花四种植物,还写了蜜蜂、小燕子两种小动物的活动。
9、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及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易读错的字
曾(céng)经 泥泞(nìng) 顺(shùn)着
荆(jīng)棘 晶莹(yíng) 面粉(fěn)
甘蔗(zhe) 甜菜(cài) 就算(suàn)
的(dí)确 波纹(wén) 葱(cōng)绿
不舍(shě) 一株(zhū) 工程(chéng)
建筑(zhù) 营(yíng)业 饲(sì)养
二、易写错的字
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
雷锋 叔叔 足迹 昨天 冒着
留下 弯弯 背着 洒下 迷路
温暖 爱心 一定 也许 桌子
平时 难道 味道 就是 加工
种子 农具 甜菜 工具 劳动
经过 才能 买卖 甘甜 一匹
妹妹 出色 河水 碧绿 波纹
好像 河岸 柳叶 景色 恋恋不舍
要求 柳树 柳条
四、多音字
曾zēng(曾孙)céng(曾经)
蒙měng(内蒙古)méng(蒙蒙细雨)
的dí(的确)de(好的)
应yīng(应该)yìng(回应)
散sàn(分散)sǎn(散落)
还hái(还有)huán(还书)
五、形近字
波(波纹) 纹(波纹) 具(具体)
披(披着) 蚊(蚊子) 真(真的)
买(买卖)温(温和) 锋(锋利)
卖(卖出)湿(湿润) 峰(山峰)
洒(洒水) 弯(弯曲) 匹(一匹)
酒(喝酒) 变(变化) 区(山区)
六、近义词
长长—狭长 寻找—寻觅 足迹—脚印
好奇—奇怪 特别—特殊 平时—平常
难道—莫非 傍晚—黄昏
波纹—水纹 柔软—松软
七、反义词
弯弯—笔直 温暖—寒冷 特别—一般
柔软—坚硬 美丽—丑陋 松开—抓住
八、词语搭配
(长长)的小溪 (迷路)的孩子
(蒙蒙)的细雨 (年迈)的大娘
(晶莹)的露珠 (温暖)的春风
(平平常常)的糕 (好奇)地问
九、词语归类
1. “AA 的”式的词语:蒙蒙的 细细的 大大的 红红的
2. AABB 式的词语:平平常常 开开心心 整整齐齐 大大咧咧
十、句子积累
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十一、考点提示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最后一小节诗的理解。
2.《千人糕》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米糕的制作过程的理解。
3.《一匹出色的马》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爸爸的教育方法的理解。
练习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zuó tiān wēn nuǎn láo dònɡ ɡōnɡ jù bō wén
(昨天)(温暖)(劳动)( 工具)(波纹)
jǐnɡ sè wèi dào ài xīn jiā ɡōnɡ zú jì
(景色)(味道)(爱心)(加工)(足迹)
二、成语接龙。
恋恋不舍——( 舍己为人)——(人山人海)——(海纳百川)——(川流不息)
三、比一比,再组词。
锋(锋利) 洒(洒水)具(具体)舍(不舍)匹(马匹)
蜂(蜜蜂) 酒( 白酒)真(真实)舌(舌头)四( 四个)
四、多音字组词。
略
五、近义词。
格外——( 特别) 应当——(应该) 杰出——(出色)
漂亮——( 美丽) 急忙——(连忙) 路过——( 经过)
六、反义词。
年轻——(年迈) 一般——(特别) 出来——(进去)
寒冷——( 温暖) 难过——(高兴) 马虎——(仔细)
七、照样子,写词语。
又长又细 又香又甜 又大又圆 又高又壮
碧绿碧绿 乌黑乌黑 火红火红 雪白雪白
葱葱绿绿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整整齐齐
八、按要求写句子。
例: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1、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难道这不是你的铅笔吗?
例: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2、小溪弯弯曲曲的,像一条长长的丝带。
3、大树又粗又壮,像一把撑开的绿伞。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形容词,让句子更加生动。
(1)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在这里遇到了(迷路 )的孩子,他把孩子送回了(温暖)的家里。
(2)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在这里遇到了( 年迈)的大娘,他背着大娘走出荆棘,在路旁洒下了(晶莹)的汗滴。
(3)一块(平平常常 )的米糕,却包含了很多很多人的劳动。
九、名言警句。
1、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说的是与其在别人风光的时候跑去贺喜,不如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送去帮助。
2、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意思是平时主动帮助别人,到自己有急事的时候也会有人帮助自己。
3、平时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十、读句子,体会划线词语的意思。
1、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晶莹:光亮而透明。
2、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小金鱼 (沉重)的甲壳 (敏捷)的兔子
2、那几只小乌龟为什么想变成兔子、大象、金鱼?
它们认为自己不如兔子敏捷、不如大象威严、不如金鱼美丽,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
10、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归纳附第六单元测试与答案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 毕竟(jìng) 一行(háng)
停泊(bó) 鸣蝉(chán) 指南针(zhēn)
垂(chuí)下 忠(zhōng)实 帮助(bāng)
稠(chóu)密 一盏(zhǎn) 宇宙(zhòu)
稍(shāo)微 浴(yù)室 倒(dào)退
二、易写错的字
岭
: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
: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垂
: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
导
: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
三、会写词语
湖水 莲花 荷叶 绝对 山岭 雷雨 乌云
乌黑 压下 雷声 垂下 闪电 窗户 房子
迎接 扑上去 天然 帮助 指点 北极星
杯子 特别 积雪 生活 宇宙 失去 地板
容易 浴室
四、多音字
行
:xíng(步行) háng(银行)
泊
:bó(漂泊) pō(湖泊)
都
:dōu(都是) dū(首都)
要
:yāo(要求) yào(需要)
倒
:dǎo(跌倒) dào(倒水)
觉
:jiào(睡觉) jué(觉得)
五、形近字
乌(乌黑) 户(户外) 压(压力)
鸟(小鸟) 尸(尸体) 庄(村庄)
导(引导) 永(永远) 乱(打乱)
异(异同) 水(浇水) 刮(刮风)
六、近义词
望—看 鸣—叫渐渐—慢慢
清新—清爽 忽然—突然 慌张—惊慌
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 舒服—舒适
必须—务必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七、反义词
前—后 遥—近 稠—稀 渐渐—飞快
打开—关上 清新—污浊 慌张—镇定
解冻—冰封 有趣—乏味 特别—普通
八、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
一(阵)大风 一(只)蜘蛛
一(条)彩虹 一(盏)指路灯
一(个)安稳觉 一(件)事
2. 形容词搭配:
(满天)的乌云 (清新)的空气
(天然)的指南针 (忠实)的向导
九、词语归类
描写太空的词语:
浩瀚无际 群星闪烁 神秘莫测
广袤无垠 苍穹无边
十、句子积累
1. 古诗名句: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拟人句:蜘蛛又坐在网上。
3. 比喻句、拟人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4.“把”字句: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悯农(其一)》《古诗二首》。
2.《雷雨》中第2-5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介绍的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4.《太空生活趣事多》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11、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类附试卷及答案
一、易读错的字
竖(shù)着 挪(nuó)动
头痛(tòng)草籽(zǐ)
仿佛(fú)商(shāng)店
编织(zhī)终(zhōng)于
匆(cōng)忙抽(chōu)丝
编(biān)织 消(xiāo)失
二、易写错的字
泉:是上下结构,是“白+ 水”,不是“白+ 小”。
商:下面是“八+ 口”,不是“古”。
店:半包围结构,注意撇要写得长一些。
三、会写词语
耳朵 扇子 遇到
兔子 后来 不安
整个 头痛 最后
决定 商店 围巾
星期 抽丝 编织
终于 完成 青蛙
草籽 野鸭 毛虫
泉水 应该 卖泥塘
搬走 倒是 破开
花纹
四、多音字
倒 dào(倒车)dǎo(倒下)
扇 shàn(扇子) shān(扇动)
似 shì(似的) sì(似乎)
撒 sǎ(撒种) sā(撒手)
五、形近字
兔(兔子)决(决心)卖(买卖)
免(免费)诀(口诀)买(买家)
六、近义词
耷拉—低垂 散步—漫步
寂寞—孤独 决定—打算
吆喝—叫卖 舒服—舒适
七、反义词
耷拉—高昂 经常—偶尔
寂寞—充实 简单—复杂
舒服—难受 周围—中心
尽情—拘束 笨出—灵巧
清醒—糊涂
八、词语搭配
1.量词搭配:一(只)河马
一(家)商店 一(间)小木屋
一(个)招牌 一(头)牛
一(条)蜈蚣 一(块)牌子
一(根)竹子 一(只)野鸭
2. 形容词搭配:
(伤心)的事情 (大大)的泪珠
(长长)的围巾 (绿茵茵)的小草
(慢慢)地散步 (自言自语)地说
(新奇)的目光 (笨手笨脚)的小毛虫
九、词语归类
1.“AA地”式的词语:
静静地 远远地 淡淡地
悄悄地 默默地 缓缓地
慢慢地
2.ABB式的词语:
绿茵茵 绿油油 黑沉沉
黄灿灿 红彤彤 白花花
紫盈盈
3.AAB式的词语:
打打滚 踢踢球 跑跑步
做做操 洗洗手 读读书
看看报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2. 设问句: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十一、考点提示
1. 《大象的耳朵》中大象耳朵的作用和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2. 《蜘蛛开店》中蜘蛛开店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3. 《青蛙卖泥塘》中青蛙改造泥塘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4. 《小毛虫》中小毛虫抽丝剥茧变成蝴蝶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基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