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幼儿语言的“输人"和“输出"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言

如何规范幼儿语言的“输人"和“输出"

时间:2013-08-13 10:56:57

如何规范幼儿语言的“输人"和“输出"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语言的您有所帮助。

如何规范幼儿语言的“输人"和“输出"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语言“输入”主要是指幼儿所接触到的各种语言素材,这是语言学习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就谈不上语言学习。幼儿的语言“输入”主要包括教师或者家长在和幼儿交谈时所运用的语言,幼儿听到的故事、儿歌等各种外界的声音,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就是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而幼儿在与成人或同伴交流时,在接受语言的同时也必然会做出回应,这里的回应就是幼儿语言的“输出”。其中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条主要途径。由此叮见,成人为幼儿提供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规范性、科学性对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从而提高语言“输出”的规范性、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是比较放松自由的,所以一般来说,其语言“输出”都是他们的真实语言水平,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语言的规范发展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显而易见,教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为幼儿提供语言素材、创设语言环境时,应该对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规范性给予特别的重视。同时,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进餐、睡觉、盥洗、如厕、饮水、散步、来园、离园、早操以及过渡活动等环节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中的缺陷,如说话不完整、发音不清晰、错用词汇等情况都应采取及时的指导。其实,作为幼儿教师,都清楚地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幼儿语言“输人”和“输出”的重要性,只是在实际操作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因为常会顾忌到强调语言“输出”的规范,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影响幼儿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事实上,这里的问题是怎样规范幼儿的语言“输出”和“输人”,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从目身做起·以优良的语言环境规范幼儿语言

  从自身做起,即教师应规范自身语言。因为在幼儿园中,幼儿的语言“输入”主要来自于教师。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幼儿接触到的词句都是与具体的事物、动作同时出现的,即物与动作~词与句,总是同时作用于幼儿的视觉和动觉,对幼儿来讲凡是形象具体的事物,都比较便于建立“音~义’’之间的联系,而且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这样易于加深幼儿的印象和理解。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自己用语的规范、得体问题。规范是对语言形式标准化的要求,如发音正确、咬字清楚、说普通话、组词用句符合语法等要求。得体是指根据语言的不同目的、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句式和态度,如语言教学中经常用文学性语言完整地进行描述和表达。其实,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语言素养。在幼儿园中,幼儿认为教师的言行都是正确的,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注意、观察和模仿,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对幼儿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面对幼JL时,一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语言,同时把幼儿当作一个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大人”来交流,平时尽量避免相同的话重复出现;讲故事时,只要不是很费解,不必把它们翻译成幼儿语言。此外,在不同的情况下,如赞扬和批评或回答与询问日寸,以及在听取意见和提出要求时,都应该采取与说话目的相一致的态度和语调,不能总是绷紧脸训斥幼儿。教师的语言说得文明、规范、得体,可以沟通师幼的感情,有助于提高教师语言的教育效果。

 事实上,除了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以外,一个班级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规范发展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还应该致力于创造一个优良的班级语言环境。一般认为,要营造一个优良的语言环境,首先为幼儿提供的图书、视听资料等应该是优质的,其中的语言应是规范、得体的,尽量保证幼儿所接触语言的纯洁和规范;其次,在幼儿园中,所有教师,包括保育教师等和幼儿说话时,如介绍饭菜、生活用品、活动注意事项等,也同样都要注意使用规范、得体的语言。总之,教师努力以自身带动全班,尽可能优化班级的语言环境,就能够保证幼儿语言“输入,,的规范、得体。

   二、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规范幼儿语言的“输出”

   幼儿入园前是在自然状态下学习语言的,是在其成长的方言区学习语言的。由于幼儿生活经历少,口语表达能力较弱,无论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自然就缺乏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除了保证幼儿语言“输入”的规范性外,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不断地规范幼儿语言的“输出”。具体而言,规范幼儿语言的“输出”包括三个方面。

   1.从准确性上规范幼儿语言的“输出”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心态最为放松,其语言表达也较能真实地表现出其运用语言的真实水平,因此成人最容易发现幼儿说话中的问题,如发音不准、用词不当、口吃或语病等。当发现以上任何问题,需要通过示范予以及时纠正。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样的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语言“输出”的情况,把握幼儿在什么方面存在不足,从而随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有的幼儿受方言的影响而导致“s”、“sh”发音不清,那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发音练习。如“我们有十个手指,桌子上摆了四只碗,每个碗里有十片饼干,这件衣服是丝绸的,我们班有四位教师”等。

   2.从完整性上规范幼儿语言的“输出”
   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学前期的幼儿说话常常层次混乱,语不成句,不能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完整、连贯地叙述。而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家长在家庭中的“包办代替”、过于善解人意而造成的。例如,幼儿用手指一下饼干盒,家人很可能马上就把饼干送到他的手上,根本就不要幼儿说话。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鼓励幼儿将话说完整。如幼儿玩完角色游戏后,教师组织“圆圈时间”,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玩了什么游戏、扮演了什么角色、心情怎么样等,这是一个让幼儿完整“输出”语言的重要途径。当幼儿在表述时发生说话不完整的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指导。再如喝牛奶时,幼儿可能会说:“老师,牛奶。”这时,教师不要立即给他牛奶,而是应该引导幼儿说:“老师,我想要一杯牛奶!”让幼儿明白,只有将话说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3.从文明得体上规范幼儿的语言‘‘输出,,
   语言是人们用来沟通、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一个人说话是否得体、文明,他的语气态度会影响到人们交谈的质量。因此,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说话文明得体、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性。而对于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随机教育是最合适的。值得注意的是,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用语的规范教育时,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幼儿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早晨见了教师知道说“老师好”;知道和家长说“再见”;不小心碰到别人说“对不起”;原谅别人说“没关系”;当遇到困难时说“请你帮我”;得到帮助后说“谢谢你”;当自己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后,会说:“对不起,以后我不这样做了!”……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打扰;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教育幼儿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要多商量、少命令,眼睛注视着对方,不东张西望、漫不经心等。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规范的语言,以供幼儿学习和模仿;还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机会自由表达心声。班级应该订立一定的规则,让幼儿相互督促,尽量减少不规范语言出现的几率。但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面对幼儿的不规范语言急于指责,而是要经常鼓励他们,为幼儿提供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学习。

幼儿园语言推荐 幼儿快乐阅读从听故事开始 也谈对3-4岁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规范幼儿语言的“输人"和“输出" 幼儿语言活动区中的教育指导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阅读环境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语言游戏的设计和组织 动画配音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情境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特殊价值 幼儿园各年龄班语言学习游戏的特点 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对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 幼儿语言教育中早期阅读教具和学具的制作 幼儿语言教育中集体阅读活动中优化提问的方式 幼儿语言艺术活动的教材选编 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巧用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

最新语言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幼儿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倾听行为的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表述行为培养 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在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语言教案中班教学方案与反思合集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语言故事100篇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